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简介 >> 他们被称为战国四君子或被毒死,或被诛
战国末期,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不断,同时为了抵抗强秦以存已国,纷纷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增强影响。这时出现了四位以礼贤下士而闻名天下的政治活动家,他们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他们四人因此也被称为战国四君子,他们在当时都收养了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是战国时期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
信陵君魏无忌,号信陵君(因封地在信陵),是战国四君子之首。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信陵君所处时期的魏国已经国势日衰,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因为信陵君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因而争相前往归附于他。在军事上,信陵君急人之所困,曾两次大败秦军(分别是公元前年窃符救赵和公元前年率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这两次军事行动的胜利使信陵君名震天下。秦王忌惮魏无忌,因此派人持万金到魏国离间魏王和信陵君的关系,魏王听信谗言夺了信陵君的兵权。此后信陵君以酒色自娱,四年之后就病死于封地(一说为魏王所毒死)。信陵君死后不到二十年,魏国灭亡。
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君子之一,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平原君以贤能而闻名于世,他礼贤下士,门下宾客有上千人。平原君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前后做赵相的时间近四十八年。在平原君为赵相之时,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而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致使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军四十万被秦军坑杀)。长平之战后,秦军围困赵都邯郸,平原君尽散家财并发动士兵坚守城池三年之久,最终等来了魏、楚两国的援军并击败秦军。赵胜在公元前年(赵孝成王十五年)去世。他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直到赵国灭亡。
春申君黄歇,战国四君子之一,为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为封地。春申君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长平之战后,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春申君带兵救援并和魏军一同击败秦军。之后春申君又为楚北伐灭鲁。公元前年,楚考烈王病逝。而国舅李园想取代黄歇的地位,于是在黄歇前去入宫奔丧之时,李园令刺客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并诛灭其全家。
孟尝君田文,战国四君子之一,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又称薛公,号孟尝君。田文礼贤下士,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甚至犯罪逃亡的人,其门客最多时达三千人之众。秦昭王时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靠着鸡鸣狗盗之徒才得以逃脱),后为齐湣王相国。曾联合齐、韩、魏三国合纵击秦。齐湣王七年(前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田文为湣王所疑并谢病归薛,不久后出奔至魏(齐湣王灭了宋国后要杀掉田文),并任相国。之后田文西合秦、赵、魏、楚与燕国等共伐破齐(几乎让齐国灭国)。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属于任何一国),不久后田文病死,谥号称孟尝君。田文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薛邑爵位,但随后齐、魏两国联合灭掉了薛邑,田文绝嗣(应该是被齐王连窝端了)。荀子这样评价田文:“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