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价格 >> 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
由于中国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以农业为生。……农时时跟自然打交道,所以他们赞美自然,热爱自然。这被道家的人发挥到极致。
由于相信这个理论(“反者道之动”),中华民族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这个理论还为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中庸之道,儒家的人赞成,道家的人也一样赞成。
第三章各家的起源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第六章道家第一阶段:杨朱
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第八章名家
第九章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第十章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可参考网课:《庄子哲学导读》
第十一章后期墨家
第十二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第十四章韩非(子)和法家
第十五章儒家的形(而)上学
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今天各国政治家用来维持国际和平的方法,与春秋战国时各国政治家试用过而未成功的方法,何其相似。注意到这一点是有趣的,也是令人丧气的。
以上(第四章—第十六章)对应于
第一阶段:“先秦子学”①
对比框架:
中国传统文化{纵向框架}
以下(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的“儒家”)对应于
第二阶段:“两汉经学”②
第十七章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
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汉朝不仅在年代上继承秦朝,而且在许多方面也是继承秦朝。它巩固了秦朝首次实现的统一。
魏晋南北朝的近四个世纪,是一个在政治、社会方面的黑暗世纪,悲观主义极为流行。…但是达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绘画、书法、诗歌和哲学在这个时期都是极好的。公元三四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新道家”,史称玄学。
第十九章新道家:主理派
第二十章新道家:主情派
以上(第十八章的“道家”,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对应于
第三阶段:“魏晋玄学”③
以下(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对应于
第四阶段:“隋唐佛学”④
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国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第二十一章中国佛学的建立
第二十二章禅宗:静默的哲学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它真正是佛学和道家哲学最精妙之处的结合。对后来中国的哲学、诗词、绘画等都有巨大的影响。
第二十三章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第二十四章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新儒家:理学
第二十六章新儒家:心学
以上(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六章)对应于
第五阶段:“宋明理学”⑤
没有对应的第六阶段:“清朝实学”⑥
在哲学上,汉学家的贡献微不足道;但是在文化上,他们确实大大打开了当时人们的眼界,看到了中国古代文献的广阔成就。
以下(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对应于
第七阶段:“民国新学”⑦
就我(冯友兰)所能看出的而论,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永久性贡献,是逻辑分析方法。
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中国哲学简史软精装新版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畅销七十年的经典中国哲学入门读物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32.3购买综上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