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价格 >> 高三语文晨读提升训练之劝学
高三语文晨读提升训练之《劝学》
一、课内知识回顾——解释加点词语,最后一行点明特殊句式。
劝学()假舆马者()用心一也()而闻者彰()
金就砺则利()学不可以已()是故无贵无贱()不拘于时()
士大夫之族()君子不齿()郯子之徒()于其身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吾从而师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蚓无爪牙之利()句读之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拘于时()
二、默写
1.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天津卷)
2.《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全国Ⅰ卷)
3.《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全国Ⅲ卷)
4.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北京卷)
5.《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师说》里揭示士大夫们因为地位官职高低而耻于从师学习的心理的两句是“,”。
三、语言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新高考Ⅰ卷)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________。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________,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________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目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客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________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相互映衬喧闹无比络绎不绝原汁原味B.相互映衬热闹非凡连绵不断原汁原味C.相互映衬喧闹无比连绵不断汁醇味正D.交相辉映热闹非凡络绎不绝汁醇味正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B.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C.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D.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海南卷)
四、素材积累——《劝学》适用的写作角度
角度一: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即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角度二: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
善于借物是一种智慧,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荀子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庄子也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大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成功的光环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善于借助外物。
角度三:积累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积累丰富的素材,能写成美妙的华章;积累人生的阅历,能洞悉世间百态。人生,就是在不断积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积累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需要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积累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