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

发布时间:2022/12/20 18:56:05   点击数: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

一、文言文积累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官职,仅次于大将军)去病弟也,河东平阳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途经)河东,还,乃将(带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逐渐,不久)迁(升迁)诸曹侍中(尚书省各部门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负责皇帝出行的车驾)光禄大夫(皇帝顾问及应对),出则奉车(照管车马),入侍左右。出入禁闼(宫门)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被)亲信(亲近信任)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重任),可属(托付)社稷。乃使黄门(皇帝近侍)画者画周公负(抱着)成王朝(接受朝拜)诸侯以赐光。上病笃(重),光涕泣(流泪)问曰:“如有不讳(不可隐讳,又常常用作对尊长者死亡的一种委婉的代称),谁当嗣(继承)者?”上曰:“君未谕(明白)前画意邪?立少子(年幼的儿子),君行(做,行使)周公之事。”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壹(全部)决于光。光与左将军上宫桀结婚(结为儿女亲家)相亲(彼此关系亲近),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相仿)。桀因(通过)帝姊盖主(公主的名字)内(同“纳”,使……进入。又如《鸿门宴》:距关,毋内诸侯。)安女后宫为倢伃(妃嫔等级之一),数(几)月,立为皇后。光时休沐(休息、沐浴,实际上就是古代政府官员的休息日。汉代官吏每工作五天休息一天,称为“休沐”。唐、宋官员十日一休,称旬假或旬休。特别注意:休沐是正常休假,不是请假。)出,桀辄(就)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位高权重),而德(感激)长公主(皇帝的姐姐)。公主近幸(宠幸)河间丁外人(人名),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封爵),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又不许,长主大以是(因此)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由是(从此)与光争权。燕王旦自以(认为)昭帝兄,常怀怨望(怨恨)。御史大夫桑弘羊欲为子弟得(求)官,亦怨恨光。于是皆与燕王通谋(串通勾结),诈(假装,假托)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专权自恣(放纵自己,恣意妄为),疑有非常(不轨之图谋,意外的事变)。候司(又作“候伺”,窥探,等到)光出沐(官吏归家休息)日奏之。桀欲从中下(批复)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抓捕并逼迫辞职)光。书奏,帝不肯下(批复)。明旦(第二天早晨),光闻之,止(停留)画室中不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叩头)谢(谢罪),上曰:“将军冠(动词,戴上帽子)。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没有)罪。”而上书者果亡(逃跑),捕之甚急。后桀党与(同党)有谮(zèn中伤)光者,上辄(就)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嘱托)以辅朕身,敢有毁(诋毁)者坐(治罪)之。”自是(从此)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击)杀之,因(趁机)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被发现而败露),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节选自《汉书·霍光传》)

参考译文:

霍光表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是河东平阳人。骠骑将军攻打匈奴,取道经由河东郡,回来时,就带着霍光西行到了长安,当时霍光才十几岁,被任命为郎官,不久又升任诸曹侍中。霍去病死后,霍光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武帝出行他就照管车马,回宫就侍奉在左右,出入宫门二十多年,小心谨慎,未曾有什么过错,很受武帝亲近和信任。武帝已年老,仔细观察众大臣,只有霍光能够担负重任,可以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武帝就叫黄门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背着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赐给霍光。武帝病情加重,霍光流泪问道:“如果有了意外(您去世),应当谁继承皇位?”武帝说:“你不明白上次图画的意思吗?立小儿子,你行使周公的职责。”武帝逝世,太子继承天子的尊号,就是孝昭皇帝。昭帝年方八岁,国家大事一概由霍光决断。霍光跟左将军上官桀是缔结婚姻的亲家,霍光的长女是上官桀儿子上官安的妻子,有个女儿年纪跟昭帝正相配,上官桀通过昭帝的姐姐鄂邑盖主把上官安的女儿送进后宫做了婕妤,几个月以后立为皇后。霍光有时休假不在朝中,上官桀就进宫代替霍光决定政务。上官桀父子位尊势盛以后,就很感激长公主。公主宠幸河间郡的丁外人。上官桀、上官安想替丁外人求封爵,霍光不同意。又为丁外人求光禄大夫一职,霍光也不同意。长公主为此对霍光大为怨恨。而上官桀、上官安多次为丁外人求官爵不能得到,也感到惭愧。从此(上官父子)跟霍光争权。燕王旦自认为是昭帝兄长,常怀着怨意。御史大夫桑弘羊想为子侄门谋求官职,也怨恨霍光。于是都和燕王旦勾结密谋,派人假托替燕王上书,说霍光专权,恣意妄为,恐怕会有图谋不轨的变故,乘霍光休假的日子上书。上官桀想通过昭帝把这事批复下来,桑弘羊就可以跟其他大臣一起把霍光抓起来逼他辞官。奏书送上去,昭帝不肯批复。第二天早上,霍光听说这件事,停留在画室中不入朝。昭帝下诏召大将军。霍光进宫,摘下帽子叩头谢罪,昭帝说:“将军请戴上帽子。我知道这奏书是假的,将军无罪。”上奏书的人果然逃跑了,特别紧急地追捕他。这以后上官桀的同党有中伤霍光的,昭帝就发怒说:“大将军是忠臣,先帝托付他辅佐我,有谁敢诽谤就办他的罪。”从此上官桀等人不敢再讲了,于是计划让长公主摆酒席宴请霍光,埋伏兵士击杀他,乘机废昭帝,迎立燕王做天子。事情败露,霍光全部诛灭了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的宗族。燕王、盖主都自杀了。霍光威震海内。

二.情景默写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2.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4.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5.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

6.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对自身“”。

7.韩愈在《师说》中用“,”间接引用《论语》中句子,指出身边必有随时可向其请教的老师。

8.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9.《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而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10.韩愈在《师说》中通过“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11.“雏风清于老凤声”,年长未必优于年轻,何以如此?韩愈在《师说》中告诉我们原因的句子是:“,。”

1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三、诗歌品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选择题。

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农历踏青节。王庭珪:宋代诗人,弃官筑草屋于卢溪,隐居五十年。写此诗时,李商隐为了生计,只身远赴梓州,任职柳仲郢幕府。元亮井:这里指故里。元亮,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字。亚夫营:周亚夫屯兵细柳,此处指幕主的柳姓。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前两联写太阳未出时,大雾弥漫,江城隐于雾中。随后云雾完全消散后露出山石。

B.王诗的颈联,描写时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又与颔联远近结合,使写景富有层次感。

C.李诗颈联巧用典故,暗含诗人的情感,同时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揭示了情感变化的原因。

D.李诗尾联采用拟人手法,写新滩不理解游人的心意,实际上这与诗人的主观情感有关。

四、句段积累

1、万物速朽,但梦想永在。万物诞生,因梦想不灭。

2、始终有两种力量,在我们一生中激荡。一种推着我们向外走,一种拉着我们向内收。一种力量去远方,一种力量回原乡。

3、你我同在一艘命运的船上,你我同在一辆疾驰的车上,生死相依,荣辱与共。

4、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

5、我在,就是破釜沉舟,是披荆斩棘,是一诺千金,是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越千山万壑也要与你共一个更美的春天。

6、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着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

7、汗水比泪水更有营养,站着比坐着更有力量。

8、我们在一起,就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就像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因为我们知道,惟有点亮自己,才有个体的美好前程;惟有簇拥在一起,才能照亮国家的未来。

9、不是杰出者才做梦,是善于做梦者才杰出。

10、没有一滴水能独自成为大海,也没有一个春天不拥有万紫千红。

但若失去那每一滴水、每一朵花的“我在”,大海也会干涸,春天终将无色。

11、没有什么比你内心的信念更加真切,没有什么比你内心的力量更加坚忍。像水滴击穿岩石,像火焰照亮星空。

12、人之抉择,难以处处顺滑,但求不做浮萍。而每一个你我,绝不躺平,绝不由天,要努力在时代与命运的罗盘上刻下印记,以千万个一粟聚成洪流,汇于沧海。

每一次抉择都期待苦尽甘来

你有你的抉择,我有我的抉择,家有家的抉择,国有国的抉择,文明有文明的抉择,历史有历史的抉择。亿万个抉择汇聚,世界方显参差多样,宇宙才真正博大浩渺。但无论大小,每一次抉择,都是一次主动求变,都期待一场苦尽甘来。正如每一棵破土的新芽,都带着穿透时光的倔强。

在这条路上,我们守望相助,给灰心者做光,给失味者做盐。让软弱者挺起胸膛,让畏葸者不再彷徨,帮失意者重拾信心,向溺水者伸手施援,给悲恸者抚慰拥抱,令疲惫者沉入酣眠,为无家可归者提供最后的依靠。这是我们共同的抉择。

落子无悔,抉择本身就是向前。

从一个变局闯入另一个变局,从一个时空通关到另一个时空,抉择难分福祸,但求无愧天地;抉择无论成败,背影自带光芒。

虽千万人,吾往矣!

愿这一刻,时雪洗去尘垢,惠风拂走阴翳。沐浴和煦阳光,聆听万物呼吸。时光酿成甘酒,属于每一个正奋斗抉择的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676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