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名言 >> 长知识,这些关于冬天的成语,竟然都出自古
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成语和古诗词的积累是增强语文素养的必备方法,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其实多出自古典诗词。
又是一年冬来到,数九寒天,冰封千里,关于冬的成语还有很多,小编整理了一些,学一个成语记一首诗词,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国学知识的经典魅力吧!
1.雪虐风饕
释义: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的寒冷。
出处: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2.雪中送炭
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处: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3.风雪交加
释义:风和雪同时袭来。用于形容天气十分的恶劣。
出处:元·程文海《浣溪沙·题湘水行吟》词:“风雪交加冻不醒,抱琴谁共赏湘灵。”
4..冰魂雪魄
释义: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
出处:宋·陆游《北坡梅》诗:“广寒宫里长生药,医得冰魂雪魄回。”
5.冰天雪地
释义:意思是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处: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6.冰寒于水
释义: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7.漫天飞雪
释义:满天的风雪。形容风雪非常大,弥漫了天空。
出处:宋·洪朋《喜雪》:“漫天风雪纷纷闇,到地空花片片明。”
8.寒冬腊月
释义:指农历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寒冷的冬季。
出处:苏武《古诗》之四:“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9.寒气袭人
释义:冰凉的空气直袭全身,有种突然寒冷的意思。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3回:“这亭子虽然如此轩敞,却不见一点寒气袭人。”
10.天寒地冻
释义: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出处:元·姚燧《新水令·冬怨》曲:“见如今天寒地冻;知他共何人陪奉。”
11.冬寒抱冰
释义: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形容刻苦自勉。
出处:《吴越春秋》:“越王念复吴,仇非上旦也。苦身劳心,夜以继日。……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12.岁暮天寒
释义:意思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岁暮天寒,且归休息,以俟再举可也。”
13.冬温夏清
释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子女孝顺(切忌与“冬暖夏凉”混淆)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
14.冬日夏云
释义: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也可比喻某事物是人正合适的,正需要的。
出处: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15.无冬无夏
释义: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多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出处:《诗经·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16.千里冰封
释义:千万里都是冰封,天地茫茫,纯然一色,通过夸张的手法描写北国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冰雪世界。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7.滴水成冰
释义:形容天气寒冷,水滴下去就会结成冰。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18.傲雪凌霜
释义: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
出处: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19.风刀霜剑
释义:指寒风和冰霜像刀剑一样刺着人的皮肤,犹如彻骨一般。
出处:林黛玉《葬花吟》:“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20.折胶堕指
释义:意思是极言天气寒冷。
出处:宋·苏轼《磨衲赞》:“折胶堕指,此衲不寒,烁石流金,此衲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