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是谁把道德逼上绝路

发布时间:2025/1/21 14:51:38   点击数:
北京中科崔永玲 http://www.t52mall.com/bdfpic/yyry/72.html

当社会已经"浑浊",世人已经“皆醉”的时候,一个人想"独清"“独醒也难。

但人们会开始沉重的思考:到底是谁把道德逼上绝路?

不要固执地认为,靠政绩就能获得成功。还是靠政绩吃饭的年代吗?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次李斯看到厕所里的老鼠,遇人和狗都会赶快逃走,但在米仓里的老鼠,则吃得悠哉悠哉,没有人和狗的威胁和惊恐。于是他感叹:"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他到齐国拜荀子为师,学成后权衡列国去了秦,官至丞相。但终因德不胜才而被腰斩。

环境决定一切固然是错误的。根本的是人以及这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适应而后生存,生存而后图强。不能生存何谈图强。

一个人活在世上,很多事情都应该坚持,但不能固执,特别是已经明摆着的事情,还在固执己见,不思改正,最终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付出沉重的代价。

常言说得好,胳膊扭不过大腿。不适应现实的存在,非但不能生存,甚至会无路可走。与其到时候无路可走,不如早点选择适应。如像屈原那样的抗争,到头来只能是"我以我血荐轩辕";如像陶渊明那样逃避,只能是"世外桃源"的自我安慰。

就多数人而言,"主动适应"也好,"被动适应"也罢,都还是选择适应。

当然,多数人中的多数人选择的是"主动适应。""被动适应"的人还是少数。之所以"被动适应"也要适应,是因为身后还有家庭责任,不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啊。

人们常常用公正的立场评价历史和现实,议论刘邦与项羽的是与非,议论现实中干部使用的对与错。评论来评论去,无不归结到一点:成者王败者寇。历史是胜者的历史。述说大汉时,没有人再顾及刘邦的"无赖",而重笔书写的是"开国"和"升平";官场是适者的舞台。在台上时,没有人在指点他们的投机和腐败,而公开宣扬的是"政绩"和"水平"。

生活是无情的,残酷的。它时刻在告诉人们:"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既要牢记“适者生存”,更要奉行“取胜至上”。只有既适应生存又能取胜和成功,才能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有人喜欢说,假如没有腐败,我会如何如何。打住,世界上没有假如。所有的假如,都没有任何意义。

不要说在你的成长进步过程中,没有让领导抽过一颗烟,没有请领导喝过一杯酒,没有找关系送过一分钱,甚至没有说过一句献媚奉承的话。

可你不得不承认,相对于投机取巧,请客送礼,靠实干和政绩付出的代价和成本要高很多。

当看到一些人,不是凭借能力水平,而是通过"肮脏"的手段买官晋爵得逞,你心中生出的是什么?难道不是嗤之以鼻的愤懑吗?因为公正的天平已经倾斜,正义受到践踏,善良受到欺骗。

我们曾经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才叫"适者生存";曾经不甘放弃,试图凭借一己之力抗争;曾经充满痛苦,可怜自己生不逢时。有时觉得自己就像挣扎在乌云翻卷的风雨中的小鸟一样,那样的无助和绝望。

然而,许多人最终没有选择沉沦,没有选择彷徨,没有选择逃避,更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一如既往地秉持正直,坚定信念,执着向前。

因为我们深信:天终究会亮。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歪门邪道总有走不通的一天。尽管反腐的路还很长。

无数的事实警示我们,永远不要投机取巧,不要走歪门邪道,靠人品,靠真诚,靠本事,靠奋斗,才是最可靠的途径和保证。

尽管坚持走这条路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人生感悟#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696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