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我跟习大大学经典第七期政令时,则百姓

发布时间:2017/12/3 14:42:27   点击数:

《习近平用典》

  本书从总书记的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他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则,分敬民、为政、修身、任贤、天下、法治等13个篇章;每则典故,采用解读、释义结合,解读部分阐述总书记用典的现实意义,释义部分解说古典名句的出处和义理。

编者按

  平湖市为进一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拓展真“学”实“做”,强化“四个意识”,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展了“喜迎十九大,做合格党员”系列活动。“我跟习大大学经典”专栏作为“喜迎十九大,做合格党员”系列活动之一,以《习近平用典》为学习读本,通过党员领导干部、支部书记、普通党员诵读领学的方式,制作学习音频,每周一推出,向广大党员推送,引导党员跟着总书记学经典,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平湖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协调小组主办

今日领学:

林埭镇党委副书记 何春风

温馨提示

  为方便大家参与“我跟习大大学经典”活动,请您按照党组织关系隶属,以投票方式选择您组织关系所在地自觉签到。学习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一起来学习吧~

领学内容

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所谓“时”,不仅是“天时”“地利”,更是“人和”。习近平同志引用《荀子》中的这句话,正是为了说明,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广大群众是支持和拥护的,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中国道路”,是亿万人民走出来的道路;“中国奇迹”,是亿万人民共同书写的奇迹。我们的制度构建、道路选择,正是建立在这种深厚的民意基础之上。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只要党态度鲜明了,群众也就清楚了,各种不正确的思想也自然就站不住脚了;如果党态度不鲜明,群众就会群龙无首、无所适从。不管是国家的根本制度,还是地方的发展思路,只有想明白、讲清楚,创造出“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才能真正贯彻下去、落实起来。

  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

——﹝战国﹞荀子《荀子?王制》

释义

  《荀子?王制》记录了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规章制度。在上面这段话中,荀子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其平衡与协调发展。

  荀子认为:“君者,善群也。”君,就是善于把百姓组织起来并使之群聚在自己周围的人,喻“得民心”的君主。用“群”来解释“君”,在训诂学上叫作声训,即以语音相近的字来训释,揭示词汇之间的同源现象。“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就是说,如果组织方式恰当,那么万物皆可安排合宜,六畜皆能繁衍生息,一切生物都能得享寿命。怎样才算是“群道当”呢?荀子认为:“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时:适时。意思是说,饲养牲畜适时,六畜就生育兴旺;砍伐种植适时,草木就繁荣茂盛;政令颁布适时,百姓就能被统一起来,有德才的人才会心悦诚服。荀子强调,处理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都必须顺“时”而为。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425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