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申论面试名言警句必背篇
第一部分法律监督
1、“国无法则人无矩,法不公则国不稳”,司法被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住这道防线,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保证司法在阳光下运行。
2、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论语》
3、法者,治之端也。——荀子《王制》、《君道》
4、完善政府管理制度和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力量进行监管,编制无缝隙的监督体系。
5、透明公开不足,权力制约不够,人治的色彩过于浓厚。
6、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7、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荀子》
8、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9、在表达更为广泛的时代,最有利的舆论引导工具是公务员们的表现,只要他们能够表现出人们期待的道德和责任感,社会道德便不可能彻底滑坡,道德体现在细节作风中,要想提升公务员群体的道德水平,必须对公务员的作风做出严格规定,这是提高公务员群体道德水准,防止社会道德滑坡的有效途径。
10、小过不惩,必为大祸。
11、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单纯依靠法律,人们只能因畏惧而免于刑罚,但没有自律。
12、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的权利意识日益高涨,更加关心自己的处境与权益。现代政府更应该坚守基本的法治意识和权利伦理,尽快适应公众监督,变“要我公开”为“我要公开”。
13、《全国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说,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重大行政决策在决策过程中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论征。
14、严刑重典者成,弛法宽刑者败。
15、令在必行,发在必行。
16、靠企业、官员、民众自律远远不够,归根到底,还在于相关管理部门加强监管,严肃问责,对裹挟其间的贪腐行为“零容忍”,同时,也要强化监督。
17、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斐逊
18、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
19、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白居易
20、强制的社会制度不会是永存的。——罗曼罗兰
21、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管子》
22、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更大。——培根
23、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
24、就算富人真的通过不公平不合理的手段致富了,那么我们要反对的,也不应是富人,而是法律和制度。——白岩松
25、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26、“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具体到对跟帖评论的依法治理,就是要唤起每个网站和每个网民遵纪守法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自觉担负起慎思、过滤、审读与把关的“守土”之责。推行跟帖评论的法治化管理,就是要把“全民守法”的理念,真正根植于网站管理和网民发声的网络实践中。
27、网民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文明、理性、友善的心态上网,言不越轨、行不逾矩。
28、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经验。”“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
29、人胜法,则法无虚器;法胜人,则人为备位;人与法并行而不相胜,则天下安。——苏轼
30、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31、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
32、法治是平安建设的重要保障,政治综治战线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政法综治工作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局中来谋划,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
第二部分廉洁自律
1、为物生贪欲,贪欲生妄念,妄念即祸根,祸根必大乱。
2、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而从。——《论语》
3、吏,不畏吾言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朱镕基
4、对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零容忍,出重拳。——李克强在国务院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说
5、为上者,务须躬先俭朴。——清顺治,于成龙
6、严格公共资金管理和监督,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做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严格会计制度,为公共资金装上“安全锁”、“防盗门”。
7、政府钱袋子未得到有效监管,不仅容易滋生腐败,产生权力寻租空间;从政府角度上,更容易导致政府政府权力越位和错位,一些单位将本应由自身承担的职责转嫁给社会力量承担,产生“养懒人”现象,同时,将不属于政府职责范围的服务大包大揽,增加财政支出压力。
8、一切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归根到底是思想问题——南怀瑾
9、求名心切必做伪,求利心切必趋邪。
10、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论语》
11、惧馋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
12、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年10月8日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会上
13、当官最大的难度或风险,就是如何运用好手中的权力,在制度密不透风的情况下,官员才能做到言有规、行有矩,事事有参照,处处有警示,轻易不敢越雷池一步。
14、“唯廉生威,唯廉民顺”,“公生明,廉生威”
15、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16、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清为至宝一生用,德作良田万世耕。
17、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兴自身之过。
18、廉洁自律者,可化自己的陋室为宫殿,腐败者将把自己的宫殿化为坟墓。
19、阿克顿说:“权力滋生腐败,绝对的权力滋生绝对的腐败。”
20、新加坡廉政建设:“以德倡廉,使人不想贪;以奉养廉,使人不必贪;以规固廉,使人不能贪;以法保廉,使人不敢贪。”
21、中国防贪腐亟须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需要一以贯之践行反腐规则的决心、信心;廉洁自律不过是反腐事业的锦上添花,成不了预防腐败的雪中送炭。
22、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清廉梦里不惊。
23、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妨于小终亏在德。
24、治天下必先治己,治己必先治心。
25、脑子里容不了盲区盲点,嘴巴里容不了虚话,眼睛里容不了沙子,两条腿容不了一个“慢”字的“四不容”。
26、兴家犹如肩挑土,败家犹如水中沙。
27、高质量推进,就是严格落实中央精神,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为重点,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形成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确保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
28、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权位,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29、群众就是“裁判”,动作到位不到位,是否有假做假唱现象,逃不脱“裁判”的眼镜。
30、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毛泽东
31、清风凉自林古出,廉洁缘从正气来。
32、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33、平生于公勇,于私怯,于公道有义,真是无所惧。——张载(在公事上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事业发展便会无往而不利,问题迷雾、矛盾僵局、利益桎梏,无论哪知“拦路虎”,到头来都只是“纸老虎”,在私事上退避三舍、画地为牢,放弃了功名利禄、花天酒地,人情关系,守住的是做人本色、成全的是清廉人生。)
34、最大的奉献危机常常就隐藏在公私不分、勇怯不辨中。
35、周恩来,于公,工作起来不知疲倦,即使生病住院也常常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于私,绝不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到哪儿就餐都如数付钱,交粮票;坐车去理发、去医院以及私人访友,车费都计入账册,月底从工作中扣除。
36、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露露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有了自律,一切皆有可能,无,则连最简单的目标都显得遥不可及。——西奥多罗斯福
37、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除非你是天才,否则是不会胜出的。——彼得道斯考
38、要想实现目标,最重要的是在举步维艰的时候绝不气馁,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抵挡住诱惑,顽强拼搏。——卡罗兰亚当斯
39、要让每一个干部都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40、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扼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4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
42、习近平同志多次提醒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住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律,不要干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更不能突破党纪法规的底线而要做到这点,必须经常反躬自问、自重、自警、自励,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
43、欲而不止,夫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史记》
第三部分亲民爱民为民
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进一步明确了党员的角色定位。”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论做何种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定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不能淡化。
2、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职位是手段,服务是目的;为了人民是本质,服务人民是天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执政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真正做到位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用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高严实贤————理想高、纪律严、作风实、用人贤。
4、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5、常念为民之责,常修为政之德,常励奋进之志,常怀亲民之情,常思贪欲之害,常思富民之策,常兴利民之举。
6、人们不可欺,民意不可违,民怨不可积。
7、“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究其原因,仍有相当一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处处以管理者自居,全然不曾意识到自己肩负着公共服务之责。
8、掌权不忘责任重,位高不失公仆心。
9、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3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持学习并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到,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得其民,礼法合法,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
9、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孔子《礼记》
10、君者,舟也;庶人也,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11、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李世民《贞观政要》
1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13、得天下之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孟子》
14、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善政不如善教之的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15、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1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17、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
18、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贞观政要》
19、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能也。——《资治通鉴》
20、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
21、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朱元璋
22、政治之道,首重人才——康熙
23、治国先治吏。
24、在公务员工作中,还存在着特权病,冷漠病,梗阻病,懒散病,享乐病,挥霍病。
25、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讲:“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的彻底,爱的持久,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者人民的忧患。”
26、联系人民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
27、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28、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29、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莫道做官无用,地方全赖一官。——南阳县衙对联,康熙年间。
30、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做到对群众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难必帮,有忧必分,有急必解,这是干部的本职,是干部真正应当秉持的执政观。
31、努力做到亲民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
32、我们党是靠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起家,从胜利走向胜利的。
33、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核心价值观。
34、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诚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5、国家在新时期常态下重视基层公务员的管理培养工作,这就要求公务员做实,做细基层工作中,要常思群众之事,胸怀为民之心,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跑好“龙套”,当好服务“配角”,“角色”定位要清晰,正所谓群众利益无小事,身处在基层第一线的公务员,接触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解决的是群众最迫切需要的利益问题。为此,基层公务员应将自身“角色”定位清晰,做好群众的办事员,把小事做细、做实、做透。在困难、矛盾、风险面前,要敢啃“硬骨头”,遇难不畏,见险不退,努力让自己负重前行,敢于担当。
“套路”定位要清晰,套路清则方向明,基层公务员要甘心为群众“跑龙套”,为社会“跑龙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实干中学习、多锤炼、多磨砺,才能积累更多应对和处理问题的经验和技巧,使为民服务的基层“跑龙套”者,跑出群众的好口碑,跑出为民鞠躬尽瘁的应有价值。
3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不与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6、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由我国政权的性质和国家机关职能的本职决定的,我们的各级政府是名副其实的人民政府,各级国家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机构。我们的各级公务员,无论是领导成员还是一般成员,无论是机关的领导职务序列还是非领导职务序列,他们在产生方式上虽有不同,但都应是名副其实的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或人民公仆。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公务员必须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并真心实意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真心实意为全国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提倡公务员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允许搞任何特权。这些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第四部分求真务实
1、很多官员出来都是讲好话,我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要稳定,但说真话更容易使人稳定。——习近平
2、让人民知道的真相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安全。——林肯
第五部分道德建设
1、道德不倡,天下不宁。
2、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如有所亏。
3、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左宗棠
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已者辱。
5、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
6、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悌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人民也。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8、孟子认为:“以力服人是霸道,以德服人是王道。”
9、礼义者,治之始也。
10、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
11、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12、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年5月4日,习在考察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指出
13、胡适说:“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道德虚伪,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规则不彰,贪官横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律疲软。”
14、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
15、道德是“主观意志的法”——黑格尔
16、人无常心,习以为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
17、德是根,物是花,厚德才能载物。
1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张衡
19、最小的善行胜过最大的善念。
20、哲学家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一是人们心中的道德律令。”
21、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题型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22、道德衰之,实亡国灭种之根基。——章太炎
23、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哈萨克谚语
24、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残,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荀子》
25、江苏扬州扬大附中徐励寒骑车上学途中不慎刮蹭到一辆路边的轿车,原地等半个小时没等到车主,留了一张字条说明情况并留下联系方式,他说:“做错了事就要负责任。”
26、加强基础建设,创新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平安建设现代化水平,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去贡献。
27、公德即众德,构建和谐社会,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应尽的义务和职责,社会公德需要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共同来维护,尊重和理解是相互的,遇到问题和纠纷时,需要我们多换位思考,多一份理解和感恩,只有文明同步,社会自然更加和谐。
28、人非圣贤,肯定有七情六欲,但一言不合就拳脚相向,与“丛林社会”何异?
29、歉者,德之柄也;让者,礼之王也。
30、我们不缺少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熏陶,也不缺少公共场合的“注意事项”,外出旅游的“文明公约”、网络空间的“言语法则”,所缺少的是我们思想和灵魂深处对“公共”的认可和敬畏,所以从私德到公德,容易缺少的“进化一环”。
31、每一个人都互相冷漠以对的孤岛,还是彼时守望相助的灯塔,决定着我们社会的粘度,更关乎整个国家的未来。
32、从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33、冯友兰说,道德和文化精神是可以超越时代“抽象继承”的。
34、士崇名节道方兴。
35、清心为本,直道是身谋。
36、上好德则下无隐。
第六部分其他
1、久久为功,将公平正义融入制度长城。
2、打破GDP重办,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既要金山银色,也要绿水青山。
3、大鹏之动,非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动也。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之礼运大同篇》
5、名非天造,必从其实。
6、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8、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9、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文,则民莫敢不服;上如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
10、你知道,幸福不只是吃饱穿暖而已,而是勇敢地战胜困难。——路遥《平凡的世界》
11、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六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六尺巷》
12、教得其道,乐为用矣,教不得法,无益于事。
13、你知道的,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战胜困难。——《平凡的世界》
14、好运只是副产品,只有当你不带任何私心杂念,单纯地去做事情时,它才会降临。——马克安德鲁斯
15、孩子只是借我们的腹部来到世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弓拉满,让箭射向远方。——纪伯伦
16、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跻身世界第二的今天,诚信建设却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并成为阻碍经济健康有序运行,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绊脚石”。民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威。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出台的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规划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四大领域,明确了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34个方面的具体任务。
17、易居董事局主席周忻曾内部发出一封员工信,信中赋予未来的乐居四个身份:创新者、整合者、转换者和超越者。
18、不知从何时起,期盼驱散雾霾,渴望蓝天常驻,这种社会心理就伴随着“会呼吸的痛”,成为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鲜明特征,每当雾霾肆虐,网上就会流传各种段子,寓期待于幽默之中;但逢蓝天乍现,朋友圈就会晒出各种户外照片,将美好的期待展露无遗,就这样“拯救我们的呼吸”,成为一个社会历经快速工业化时的共同呐喊。
19、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20、登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英勇果敢是必备的品质。
21、莱布尼茨说,唯有相互交流我们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点燃我们的智慧之灯。
22、孟子四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
23、每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的青春好时光。
24、人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罗曼罗兰
25、李克强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承载着亿万群众的精神家园。要打造既有优秀文化传统,又能打动和凝聚人心的良好文化生态,加强知识传播和积累,建设“书香”社会。
2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27、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于谦《无题》
28、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29、明着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30、政贵有恒,治须有常。
31、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西汉杨雄《扬子法言》
32、创业者光有激情和创新是不够的,它需要很好的体系,制度、团队以及良好的盈利模式。——马云
33、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罗隐
3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35、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刘过
36、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37、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3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曹操
39、10%的交通事故是由机动车机械故障和道路设施引发,15%由行人违章引发,70%是由驾驶人员违章引发,80%到90%的交通事故是因为人不遵守交通法规引起的。
40、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周恩来
41、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
42、知人之法,在于责实。
43、德不称任,其祸必酷。
44、虽是搏兔,亦全其力。
45、行者无疆,为着常至。
46、志不大者智不达。
4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4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5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5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5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53、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行。——司马相如《谏猎书》
54、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的内在必然要求,是推行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
55、失信不立。——《左传》
5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