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7/22 10:33:03 点击数: 次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46566.html书摘之二荀子摘录(15)原文: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荣辱)白话: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怨人,知到命自我立的人不怨天。埋怨别人会导致穷困,怨责上天是没有见识和志气。失误在自己,反过来却推脱责难别人,岂不是离解决问题越来越远!杂言:“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这是老生常谈的一句话,与不怨天尤人有相近之处,但侧重不同。在儒家的眼中,人人都可以为尧舜。在佛教的眼中,人人自性平等,无二无别。差别在于每个人生生世世所想所行都有差异,因此当前感召成长环境各不相同。住居环境、家庭环境、学习环境,还有先天和后天影响的身心状态等等,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走向。荀子说:“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修之为,待尽而后务者也。”尧和禹不是生来就具备圣人的品质,而是经过各种苦乐艰难中磨砺,长期的修炼修养中渐渐养成自己,把内心的杂质不断清除干净后才具备被后人仰望的圣人光辉。因此,准备好了面对人生时,坦然接受,认真对待,不怨天不尤人,在不变中创造变化,所谓“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力。”三昧是一心,专心一致,努力向前。不能面对自己的人,不会有真正的进步。凡事多向己躬边求,内心有光明,天空从来不黑。在希望和努力中,每朵花都能开出自己的知性和美好,每颗树都能长出自己的风气,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举牌涤荡心垢,养成光明庄严的人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aoqicar.com/xzxw/1612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