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新闻 >> 他们教出的弟子都那么牛X,但江湖却很少有
上一篇,我们谈到了鬼谷子、文中子、荀子等名师,他们教出的学生,搅动了几个时代,他们执政的理念,影响了若干王朝,他们留下来的思想,流传了千百年。
今天,我们继续八卦那些深藏功与名的古代名导师们。
黄石老人
关键词:黄老之学
学生代表:张良
上榜理由:通其策一二,除暴秦,定汉王江山
黄石公是跟鬼谷子一样神秘的秦汉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被道教纳入神谱。后人评价他时,说他既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神学和天文地理知识也相当丰富。
图为张良拜师图
因为是隐士,跟鬼谷子一样,黄石老人的许多事迹多不可考,因为学生张良的原因,所以才名留青史。
《史记》之中一段张良受书的传说故事,至今让人传颂。
话说当年张良聘请勇士在博浪沙狙杀秦始皇失败之后,隐姓埋名,躲到了下邳。有一天,小伙子在下邳桥上过,碰到一个老人过来,张良尊老让路,谁知老人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叫张良帮他捡起来。张良想到老人家行动不便,便帮他把鞋子捡起来。老人还故意把脚伸出来,叫张良帮他穿好。张良心想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就跪着帮老人穿好了鞋子。
老人心满意足的走了,走了一会又回来说:“孺子可教也”。“五天后的清晨,你在这里和我会面。”
张良觉得老人举止不凡,便答应了。五日后张良按约定时间如时到桥上,谁知老人已经到了,嫌张良来晚了,又约五日后见面,这一次张良天不亮就到了,谁知道老人又先到了,于是又约了五日之后。五日之后,张良干脆半夜就直接过去了,终于赶在老人之前,等没多久老人也到了下邳桥,看到张良在那守候,很高兴,也很满意,便给了他一本书,说“你回去读了,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
传说这本书是《素书》。据说虽然张良天赋虽佳,也只能领悟到其中一二层的功力,但是仅这一两层的功力,就让张良确定了选择辅佐刘邦,翦除暴秦,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帮助刘盈稳住太子地位等几件大事。
谋圣留侯张良像
又传说《素书》这本书,在第一页之上,写着: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
所以黄石老人在选择传人的时候非常慎重,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才选择了张良这样一个可造之材作为传人;而张良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找不到一个可以依托的人,所以死的时候,这本书就跟着进了棺材。
其后五百年,有盗贼盗取张良墓,在他的玉枕中寻获此书,所以这本书才有幸流传于后世。
但以张良这般聪慧之人,又有黄石公亲自传授,也才能领会一二,后世之人只从字面理解《素书》,只知其言,却再也没有人能充分领会其意了。
也有很多人说:现在流传下来的《素书》,其实是后人伪作。
总之黄石老人授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第一,让路是一件美德;第二,千万不要对老人家不耐烦;第三跟老人约定的事情,不仅要准时,还要提前准备好。
计然
关键词:计然七策
学生代表:范蠡
上榜理由:计然七策用其五,灭吴国
黄石公的弟子用其一二之策翦灭暴秦,计然的弟子范蠡则用其五计消灭吴国。
计然,姓辛氏,名文子、计倪、计研,号称渔父。春秋时期著名谋士、经济学家,传说他是老子的弟子,博学多才,无所不通,尤长计算。在周游越国的时候,收范蠡为徒,并且传授范蠡七计,范蠡使用其中的五条,越国十年生育,十年富国,进而一举打败吴国,报仇雪耻,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其后,计然暗示范蠡与越王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范蠡于是选择功成身退,带着西施远走高飞,泛游五湖,神仙眷侣。
归隐之后的范蠡,喟然感叹:计然的七个计策,我用在越国五计,然后完成了灭吴称霸的心愿。先国而后家,现在我要将其它的计策使用在家里面了。
图为范蠡像
于是范蠡用计然之策进行商业活动,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巨子。他觉得做官能够做到卿相的位置,治家能致有千金的财务,已经是人生的巅峰了,做人应该急流勇退,不能让自己太完美了。于是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字号陶朱公。
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称他为“商圣”,“文财神”。
计然授徒的故事告诉我们,好学生,是可以走多种路线,公务员当不成,下海经商一样牛逼哄哄。
庞德公:
学生代表:徐庶、诸葛亮、庞统、司马徽
上榜理由: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得天下
关键词:遗之以安
此庞德公不是那个抬着棺材上战场,与关云长大战三百回合的“白马将军”庞德庞令明。而是隐居在荆州襄阳郊区旁岘山上的名士和隐士,平日里就在田野间耕耕犁,种种田,闲来无事就在山野间弹弹琴,读读书。
因为名望很高,当时和他交往的有识之士都尊称他“庞公”。荆州刺史刘表想邀请他出来当官,被他拒绝了。刘表就指着他家的田地说,你不出来当官,博取官禄,以后拿什么留给子孙呢。庞德公回答说,做官是有职业风险的,而且在混战的军阀时代,出去当官不是把危险留给子孙吗?我不做官,却把安全留给子孙,虽然留的东西不同,但是不能说没有什么留给子孙啊。
庞德公虽然自己不愿意做官,但是却喜欢培养和提拔年轻人,出去闯荡一番事业。据说诸葛亮、庞统是他看着长大的;徐庶、司马徽等人经常去他家探讨学术,每次去他家都像回自己家一样。
为了提升他们的影响力,庞德公直接给他们取外号,以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这在相术风行的东汉末年,无疑是给他的弟子们提升了一个大V的档次。
明朝文学家陈继儒说:黄石公降一子房而隐谷城,庞德公降一孔明而隐鹿门,老子降一仲尼而隐流沙。盖名遂则身退矣!
庞德公授徒的故事则告诉我们:有时候要提携自己的弟子,恰如其分做一些营销,效果还是很好的。
老子
关键词:老子天下第一
学生代表:前面聊的那些人,要么是老子的徒弟,要么是老子的徒孙……
上榜理由:镇楼专用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东方三大圣人之首,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以及李姓始祖……老子如果说自己是天下第一,孔子就只好说自己是孔老二了。
孔子向老子问道图
传说老子的学生,除了孔子,文子(计然)、鬼谷子;还有关尹子,在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的时候,时任函谷关令的关尹子盛情款留,所以我们都要感谢关尹子,因为他,后人才得以见到洋洋洒洒的五千言巨著《道德经》。
而至于荀子、黄石公之类的,传说要么是孔子学派的继承人,要么是鬼谷子学派的继承人,只能说是老子的徒子徒孙了。
当然,古时候教出牛X徒弟,自己却身藏功与名的名师还是很多的。比如带出王翦、蒙恬、韩信等一代名将的尉缭子;教出赵云、张绣、张任等一流枪法的童渊;教出林冲、武松、岳飞等文武兼济的周侗等;或事迹过于久远,传说成分太多;或略有偏科,没有理论与实践同行并进;或碍于篇幅原因,这里就不一一累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