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先秦散文考点大梳理

发布时间:2018/2/11 17:49:52   点击数:
“子曾经曰过…”

小孩都知道摇头晃脑说这句。

诸子百家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取代。所以,先秦散文是必考题,不管会以怎样的形态出现,我们必须识记它们。像我前面说的那样,不需要你通篇背诵,也不需要把标准答案背得一字不落,只要识记重点中的关键词,考试的时候用自己的话扩充一下,考个及格是绝对没问题的。还是那句话:60分跟分没有什么区别,59分也跟0分没有什么区别!

《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那篇文章整理过一个表格,但基本上都是选择题,而且整理的篇数有限,这篇文章将整理所有可能会考到的先秦散文,整理一些问答题。

1尚书

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记言为主,语言古奥、佶屈聱牙(选择题)。

2春秋

鲁国编年史,孔子修订

春秋笔法: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不直接表明态度,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表达倾向。

记住关键词:微言大义,暗寓褒贬

3左传

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先秦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时间跨度多年,作者可能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熟知历史者。记载春秋列国政治、军事、外交重大事件,反映社会现象。详赡生动,情韵并美。

别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01

叙事艺术:第一,文学性的剪裁,保证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得当的取舍、详略,使历史故事化。第二,全知叙述视角,便于引入细节和语言描写,增强故事性,避免流水账。写战争场面如亲历。

02

注重刻画人物:人物形象鲜明,奠定了史传写人基本规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一是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二是把人物置于矛盾中塑造。不仅能写出人物某一方面性格,还注重刻画多个性格侧面,或性格的发展。

03

理富文美的外交辞令:《左传》中最耀眼的部分之一,也许会单独抽出来考论述题,所以主要识记这一点。

例:《左传僖公十五年晋秦韩之战》

背景是这样的:晋惠公是秦穆公的舅老爷,靠秦穆公的帮助登上君位,却背信弃义,攻打秦国,结果兵败被俘。阴饴甥奉命到秦国求和。这本是很尴尬的事,但是阴饴甥却不卑不亢,回答得很好,句句说中了秦穆公的心。他巧妙地将国人分为"君子"、"小人"两部分,一正一反,既承认晋侯不是,向秦服罪;又表明晋国的士气不可轻侮。

“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译文:当初你帮他登位,又不让他坐得安心,现在又要废了他的君位,以至于原来的恩现在全变成仇,秦国总不会出此下策吧!

可谓软硬兼施,恰到好处,言辞婉转伶俐。于是秦穆公放回了晋惠公,以提高自己的威信。

4国语

第一部国别史,记言为主。质朴平实。

例:《邵公谏厉王弭谤》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5战国策

刘向编订,作者难考,非一人一时所作。记载谋臣纵横捭阖的斗争、说辞。史学价值不如《左传》、《国语》,但有独特的文学价值。

文学特色:

牢记“铺排纵恣”四个字。有时候会问“它的铺排纵恣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那就需要记住以下几点

01

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因为《战国策》多记叙纵横家言论,所以大多铺张恣肆,营造气势,如《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从军备、人力、地理各方面夸张渲染,极尽夸饰,对后面的辞赋产生了很大影响。

02

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例: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都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吧)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知道我没徐公帅。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求我,所以他们都说我比徐公帅。如今齐国有千里疆土,百二城池,宫中的姬妾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想求大王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03

善用比喻和寓言说理

例:《孟尝君将入秦》中,以“东国桃梗”远赴西岸遇难不归,劝阻孟尝君进入秦国。

孟尝君想要进入秦国,所有人劝他都不听。苏秦也想劝他,但孟尝君说他什么也不想听,因为人世间的故事他都听遍了,只想听鬼怪之事了。苏秦将计就计,跟他说了一个桃梗和土偶人的“鬼怪之事”——

桃人对土偶说:

‘你原是西岸之土,被捏制成人,一场雨一下,淄水横流,你就被冲残了。’

土偶却说:

‘你错了,我是西岸之土,即使为大水所毁仍是西岸之土。而你是东方桃木,天降大雨,淄水横流,你随波而去,还不知止于何地呢?’

孟尝君听了之后,果然担忧起来,取消了秦国行程。

6论语

记录孔子言行为主,兼记弟子言行,语录体。以“仁”、“礼”为核心。

7老子

道家开山作,思想核心“道”。说理形象,多用比喻论说抽象的哲理,如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高的境界就像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8墨子

墨家学派,思想核心:兼爱、非攻

《墨子》文章特点

1,由小及大,善用比喻,层层推理

2,质朴无华,遣词造句口语化

9孟子

主张行王道,实仁政

《孟子》文章特色

1,雄辩色彩,气势充沛

2,善以比喻、寓言说理

10庄子

《庄子》寓言的文学成就

01

异彩纷呈的故事(螳臂当车、庖丁解牛)

02

奇幻谲(jué)诡的想象(如《逍遥游》中写鲲、鹏)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03

空灵飘忽的文风(《秋水》连写七则寓言)

04

谐趣和讥刺横生(如“鸱得腐鼠”)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猫头鹰拾到一只臭鼠,鹓鶵(五凤之一)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以为鹓鶵要跟它抢食,发出威吓的声音。你以为你梁国的相位能吓得住我?

05

精湛传神的文笔(如《秋水》写浅井之蛙的习性、形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11荀子

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中有《赋篇》,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赋名篇的文学作品。荀子提倡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

《荀子》文章特色:

1,  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

2,  长于比喻,少用寓言(例:《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2韩非子

法家代表。先秦诸子中寓言用得最多的。

《韩非子》文章特点:

1,明辨是非,条理严密,切中要害,冷峻犀利

2,大量使用寓言展开论说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治得好
北京中科医院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496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