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中国作家楼叶刚随笔孔子的金钱观

发布时间:2018/6/7 4:26:39   点击数:

孔子的金钱观略考

孔子的思想,在《论语》中以碎片化的方式出现,不是以系统的专论方式出现。这就给后人解读《论语》带来不少的争议。再加上《论语》的体式,是对话体。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在记录孔子的语录时,因时代不久远,清楚孔子对话时的语境而简笔笔录。但随着时代久远,有些对话语境开始模糊,自然而然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开始出现偏差。

最近,评论《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不是想借孔子思想解释自己的生活,而是因为高考要考《论语》,有必要整理一下《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为考试为整理《论语》,自然要采用“主流化学术思想”。如果是用来解释自己的生活,自然是用“非主流思考”,显得有味道。

今天,谈孔子的金钱观。

实际上,儒家的金钱观,因时代形势的需要,是发生过两次大的扭曲。当然,扭曲后的金钱观,最终还是扭曲回孔子的最原初的金钱观。

孔子的义利观,是“重义而不轻利”。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重的是道义,而小人看重的是利益。孔子眼中的君子,看重道义,但孔子并没有说君子看轻利益。在《论语·尧曰》中,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君王应该根据民的利益来治人理国,使民得以实现他们的利益。“利民”,是孔子的主张。

在孔子眼中,追求私利是人的欲望本能,但是追求私利应以“义”为前提,以义制利,见利思义。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夫子到了该说话时才说话,所以人们不讨厌他说话;快乐时才笑,所以人们不讨厌他笑;对于财物,符合道义才取,所以人们不讨厌他取。

孔子的金钱观,一以贯之的,就是“道义”前提下的金钱观。这种思想,在《论语·述而》中就有两次,非常经典。第一次,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在孔子眼中,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另一次,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浮云”,是短暂的,飘忽不定的,又高高在上的。

孔子追求富贵,前提是“道义”。如果人处在贫穷和富贵时,孔子还是没有忘记“道义”。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这就是孔子“安贫乐道”和“安富乐道”的主张。

儒家最后一位杰出代表荀子的义利观:“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荀子对“义利”分先后,已经有“重义轻利”的倾向。但荀子又说:“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意思是说,尽管各类人成就“好恶”的方式途径或许不同,其“好恶”心却是一样的,即君子和小人都有名利心。

西汉大儒董仲舒的义利观:“夫人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仁人志士做事情只求正义而不要去谋求个人利益,要宣明大道而不要去计较个人功效。董仲舒否定君子在合乎“义”的情况下追求“利”的合理性,进一步割裂了义利之间的关系,也把重义轻利的观点绝对化了。

董仲舒“重义否利”,与孔子的“义然后取”和荀子的“好利恶害”明显不同。

清代儒家思想家颜元(——)提出“正其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命题,是对董仲舒扭曲的儒家义利观的一次纠正。

从孔子“重义而不轻利”,到荀子“先义后利”、董仲舒“重义轻利”,再到颜元“重义谋利”,儒家两千多年的义利观脉络,大致如此。

与儒家义利观相对的,是法家韩非子的义利观。韩非子,师出儒家荀子门下,后成“法家”人物。韩非子在《韩非子·六反》中提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法家的价值观,“重利轻义”,完全是功利主义。法家崇尚竞争、崇尚实力,短期内可以达到富国强兵之效果。但因为追求短期效果,有两种恶果:第一种,从文化角度看,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价值,最终人际关系破坏,社会风气败坏;第二种,从利益角度看,追求势利,必然引发竞争和冲突,如果这种竞争合法化、绝对化,势必造成社会动荡。

人对于金钱的价值观,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每一种极端,都有人尝试过,才会形成合理的金钱观。从考试的角度看,正确的义利观应该有四个方面。

1.肯定人们对实际物质利益的追求,但反对“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潮,把义与利割裂开来,讲利不讲义,倡导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观;

2.鼓励人们竞争,优胜劣汰,但反对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倡导诚实、公平、合作的价值观;

3.支持人们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但反对不受道德和法律约束的绝对自由,倡导自主自立自强的价值观;

4.注重人们个性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但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倡导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

这些标准答案,与孔子在《论语》中的义利观,是相似的,但味道是不及孔子的言论的。

.5.8

〖简介〗

楼叶刚,学界泰斗钱钟书再传弟子,“讲文堂”创办人,浙江独立作家,西部文学作家协会会员,杭州萧山儒学学会会员,香港文联作家协会终生会员,《语文报》杯特等奖指导师,名列“互动百科”全球华人名人百科。

楼叶刚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白癜风精细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531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