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有一种情商,叫看破不说破微说情感
01
“看破不说破”是一种高级智慧
记得以前听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去询问高僧:“如何才能感到快乐?”
高僧回答说:“不要与别人争执”
那个人皱着眉头说:“我觉得你说的不对”
高僧说:“你是对的”。
如若当你说出来的观点很可能与对方发生争执,那么何必要说出来给自己徒增烦恼呢。
应该很多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你无论说一句什么,他都会找到反驳你的角度:
就好比两个人打游戏,你拿了胜利然后开心的说:“今天真有手感,我真是太棒了”。
但他看了一眼你的战绩不屑的说:“这有啥可骄傲的,我天天赢”。
明明非常开心的情绪,便降落到冰点。
其实有很多人觉得展示聪明的方式,便是努力辩论击败别人,但这只是“自作聪明”;
真正的聪明是敢于“露怯”,能够控制自己在不该说的时候保持沉默。
就好似俗话所说:“沉默是金”。
表达出来很简单,但能耐住性子不自以为是的用自己的“聪明”与别人争辩,方是更大的智慧。
02
智商使人站得高,情商使人走的远
记得有人说:“一个人的智商决定了他的下线,但是一个人的情商决定了他的上线。”
就拿18年的湖南台元宵晚会来说。
在中场互动环节,节目组安排了乔杉给观众打电话,告诉观众中了大奖。
本身是一件特别惊喜的事情,但接电话的观众,在听到乔杉的自我介绍之后,明显不认识乔杉,气氛很快冷场。
而这时何炅巧妙的接过话茬说:
“这位观众你好,现在是年湖南台元宵喜乐会现场,我是何炅,我可以像你保证,刚刚和你同电话的那个人真的是乔杉”。
就这样一句话巧妙的化解了观众不认识乔杉的尴尬,给别人一种观众只是害怕被人骗所以不相信对方是乔杉的错觉。
在事情发生之后,很多观众十分钦佩何炅的救场能力,尤其是乔杉的粉丝纷纷给何炅“点赞”。
其实一个人聪明与否,不仅在于你的学历有多高,知识有多渊博,更在于你的情商与说话的艺术。
03
“看破不说破”并不是指在任何场合都保持沉默。
“看破不说破”更像是一种“挽尊”又“捍尊”的方式,能够用沉默捍卫别人的尊严,亦能够用言语挽回别人的面子。
记得前些时间朋友张利买车,他想买的车型有点小众,于是就询问朋友的意见,看看是否值得购买。
其中一个朋友就觉得买车就要买贵的,这种便宜的车肯定没啥可取之处,然后列举了一系列这个车的不足。
张利越听越难受,并且自己存款也不是很多,感觉自己的面子都受到了打击。
而另一个朋友看出了张利想要购买这个车的心思。
于是说,这个车虽然外观没有那么精致,但是续航能力很强,座椅舒适度也不错。
上手比较快,性价比也很高,还夸赞张利眼光好。
张利越听越开心,买到车之后第一时间就请第二个朋友吃了一顿饭表达感谢。
高情商很多时候比的不仅仅是智商,更是格局。
在任何事情上都容易“抬杠”,很难认同别人的人,亦很难认同自己。
要记得与人交往不是靠彼此的学识去比较,去炫耀自己知道的多,而是对彼此保持尊重,互相认同。
04
“看破不说破”不仅是成全别人,亦是成全自己
犹记得荀子的《荀子·非十二子》里曾经说道:“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你言语得当,别人会觉得你明理智慧;学会在不该说的时候保持沉默,别人依旧会觉得你聪明豁达。
记得前段时间的参加同学聚会,小王不想在同学面前露怯,便租了一辆豪车想要给自己撑撑场子。
于是在饭桌上,拿着豪车的钥匙,说这是自己新买的车,正当周围同学纷纷表示祝贺,说小王事业有成的时候。
同学张玲却开口说:“不是吧,我前两天可是刚见你从租车公司走出来”。
张玲一开口,气氛很快冰冷,小王脸上也挂不住,不断的找理由填补,可到最后也只是尴尬收场。
从那以后不仅很少有人和小王联系,就连张玲,也是对她敬而远之。
当别人的言语在未侵犯自身利益的时候,可以适当保持沉默;
当你即将说出口的言语会侵犯别人利益的时候,便更要权衡一下是否得当。
要记得说多错多,何必一味的用言语去彰显自己。
真正的优秀在于行动,真正的大智若愚是在不该说话的时候保持沉默。
就好比俗话所说:“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与别人方便,便是与自己方便;给别人余地,便是给自己未来留有生机。
所以“看破不说破”,不仅是在成全别人,更是在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