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亲士经典名言10句,良才难令,然可以
《亲士》,出自《墨子》,旨在阐述墨子的用人主张。墨子认为君主若能发现、任用贤人,那么就能治理好国家,成就霸业。
墨子在《亲士》一文里提到,对于贤人要待之以宽容,允许他们犯言直谏。这样,君主才不会偏听偏信,遭受蒙蔽。墨子还认为「良才难令」,所以要想方设法让贤人为君主所用。
本文选取《亲士》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治理国家如果不恤问国中士人,那么就会让国家败亡。
发现贤能的人而又不急于任用,那么君主会受到怠慢。
点评:墨子认为,君主如果怠慢、轻视贤人,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危乱。
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我不是不能安居,是心里不能安定;
我不是不能富足,是心里不能知足。
点评:墨子引用的民间俗语。正所谓「富而不知足,是亦为贫苦;虽贫而知足,是则第一富。」
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赠送给稀有的宝贝,
不如推荐贤能之士。
点评:墨子认为,桀纣因为失去天下贤士的辅助,所以才会失去天下。在他看来,贤人比稀有宝贝更值得珍惜。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良弓难于拉开,但可以射得很高、射得很远;
好马难于驾驭,但可以背负重物走很远的路;
贤人难以驱使,但可以使君主受到人们尊敬。
点评:荀子认为「良才难令」,所以君主要想方设法让贤人为己所用。
太盛难守也。
太兴盛了就很难做到保全。
点评:墨子认为,西施之所以被沉入江底,是因为过于美丽。名将吴起之所以受车裂之刑,是因为功业太高。所以,要明白物极必反,太盛难守的道理。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江河的水,不会来自一个源头;
千金裘衣,不靠一只狐狸腋毛。
点评: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墨子认为君主若想国家强盛,不能让自己偏听偏信,要做到「兼听则明」。
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君子总是做困难的事情,让别人做容易的事;
普通人去做容易的事情,让别人去做困难的。
点评:成语「自难易彼」的出处。君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因而能受到世人的尊重,更能成就事业。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清甜的井水,总是最先枯竭;
美好的乔木,总是最先被伐。
灵验的神龟,总是最先被烧;
通灵的神蛇,总是最先被晒。
点评:神龟灵验,所以才被灼烧用来占卜。神蛇通灵,所以才被暴晒用来祈雨。墨子此处的意思是,君主要善待、宽容贤士。
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
不能胜任工作,就不是该处于这个位置的人;
不能胜任爵禄,就不是该获得这些俸禄的人。
点评:墨子的用人主张,能力要与工作、俸禄相匹配。
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最上等的是从来不失败,
其次是败后仍有所成就,
这就是所谓的能够用人。
点评:墨子认为像越王勾践曾经败于吴国,但是,后来勾践重用贤人、励精图治,反而灭掉了吴国,成为春秋一霸。像勾践就是知道如何用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