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时进评论守规矩是福,破规矩是祸

发布时间:2019/6/21 17:20:03   点击数:

“共产党员”这四个字,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而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这种责任,概括起来,就是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至少14次言及“规矩”一词,并着重强调,“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告诫振聋发聩,也令人警醒。

规矩,原指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荀子?礼论》中说:“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认为讲规矩需要强制约束。对党员干部而言,讲规矩就是讲党性、守原则。

我们党是靠共同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朱德在教育党员、干部时曾说过:“我们党内只有特殊的战斗任务,不能有特殊的共产党员。”年冬,有同志见朱德的被褥很单薄,便想送一张豹皮给他。面对好意,朱德正颜谢绝:你这是做啥子嘛!我们党是有规矩的,不兴送礼这一套,我这个当总司令的更得带头遵守。法律红线不可逾越,规矩底线不可触碰。一个共产党员,如果缺乏对党的认同,缺乏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无视对共产党员的政治要求,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党规党纪对党员干部的约束严于国家法律,这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党员干部来讲,不仅要守法,还要遵守党规党纪。党的领导干部级别与党规党纪的约束成正比——级别越高,其承担的责任就越重,要求就越严。

为什么腐败问题屡禁不止?为什么歪风邪气屡纠不改?纪律不彰、规矩不行,无疑是重要原因。如果把规矩当成“变形金刚”,想怎么整就怎么整,怎么整对自己有利就怎么整,就会出现“有利可图争破头,没有好处踢皮球”的怪象。

有人说,现在社会变了、条件好了,太强调规矩显得太死板,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搞点变通无关大局,无伤大雅。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若不纠正,会严重损害党的肌体。检视一个个落马官员的犯罪轨迹,哪一个不是从藐视规矩、逾越规矩、不守规矩的一小步,导致言行失当、失范、失控、失节,不知不觉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严守政治纪律、确保绝对忠诚,是坚决维护党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刚性要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多万党员的大党,不论在党组织内外,都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决不能将党视为各取所需的“政治超市”、随心所欲的“私人会所”。要对法规存敬畏之心,熟知规矩要求,准确理解把握规矩执行的标准和尺度,让规矩了然于胸,内化于心,切实维护其权威性、严肃性。

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觉。对党绝对忠诚,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底线和做人准则,决不能把忠诚仅仅当作口号挂在嘴巴上,而要作为终身课题紧抓不放,像过日子一样落到具体行动中。任弼时也有自己的规矩,他的规矩是“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党中央由西柏坡迁到北平时,行政部门建议给书记处的同志每人做一套新衣服,穿着参加阅兵式。请示任弼时,他不同意,说:“我们是穿着这身衣服打天下的,也能穿着这身衣服进北平。”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面对党旗宣过誓,就成了有组织的人,就意味着主动放弃一部分普通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就必须多尽一份义务,就要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要强调守纪律、讲规矩。

黑格尔说,真理是具体的。从入党宣誓的那一刻起,共产党人就应比普通老百姓更多一份内心的“坚守”。心中只有装着党、想着党,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站在党的立场说话,始终与党同心同德,才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有道是:“遵守规矩是福,践踏规矩是祸”。讲规矩,贵在让规矩成为信仰,贵在设一条规矩底线,使我们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河北党网客户端)

阚平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坑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大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747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