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千年古村农家乐荀子劝学传美篇蒲县文化局

发布时间:2019/7/25 17:22:25   点击数:

千年古村农家乐荀子劝学传美篇

——蒲县文化局帮扶劝学村工作侧记

两千年劝学篇

五百年酸枣王

三百年石碾盘

一百年土窑洞

年10月蒲县文化局告别帮扶多年的克城镇马武村,来到薛关镇劝学村,立即投入新的帮扶工作。

扶贫先扶志。劝学村地处昕水河二级台地向垣面过渡地带,人均土地面积8亩,登记贫困户32户,曾经是工作先进村,自从老支书冯安安去世后,“两委”作用发挥不足,村级事业发展缓慢。文化局帮扶工作队召开党员大会、两委干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定帮扶方案,落实帮扶人员,带领党员干部看望老支书遗孀,重温入党誓词和当年平整土地、村政建设往事,激励党员干部抓住上级帮扶机遇,干事创业,脱贫兴业。

扶贫重精准。深刻认识脱贫攻坚和帮扶工作对于巩固基层政权,深化党群关系的重要性,把下乡帮扶工作融入全局文化下乡总盘子、融入在实践中提升文化干部综合素质的总规划,从文化局机关和下属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下乡帮扶工作队,从最基础的贫困户底数入手,逐户登记排查,召开群众会,公开公示贫困户名单,制定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方案,下乡工作队包户包措施,确保上级政策落实、本级倾斜和自身努力“三结合”。

驻村扶贫工作队座谈研究扶贫工作

扶贫扶产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帮助确立“有机旱作高效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一是紧抓产业扶贫不放松,扩大优质烟叶、核桃、谷子种植面积亩,在当地首度引种市场前景广阔的连翘亩;二是挖掘文化旅游扶贫亮点,邀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帮助考证劝学村来历,发现了战国绳纹陶片和狮子坡古遗址,勘察了北唐侯古酸枣树,考察了下劝学老村土窑洞群,辨认了老支书冯安安收集保存的清乾隆年间石碾盘等文物,结合村民世代口述传说的荀子讲学故事,品尝了当地所产骡驮贡米,确定了以战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曾在此讲学的乡村文化旅游元素,完善基础设施,丰富优质农产品,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的思路,经村民讨论达成共识,打出“两千年劝学篇,五百年酸枣王,三百年石碾盘,一百年土窑洞”的招牌。

真金白银来扶贫。节约文化局机关和下属单位工作经费1万元,从安泽县引进优质连翘种苗2万株,无偿分给贫困户和积极户,种在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宜林山坡上,成活率90%以上;投资10万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商品混凝土高标准硬化劝学广场,建造5座仿古木构“国学坊”,镌刻荀子《劝学篇》全文,整修了支部阵地、观光亭。

同时,还组织文化干部演出精美节目,电影队送来农业科技影片,蒲剧团连唱2天3场大型蒲剧,老百姓高兴地说:“总有几十年没有这么唱戏啦”!

硬化劝学广场

修整村支部大院

文艺下乡走进劝学村

电影放映队走进劝学村

蒲县蒲剧团走进劝学村

下一步将在临大公路边设立“农家乐”乡村旅游广告牌,举办“劝学工程”,组织中小学生和机关干部到劝学广场,诵读经典名篇佳句,追寻圣贤荀子在古老蒲子国留下的遗迹传说,吸引本县和过往游客观赏古村风貌,沐浴经典滋养,购买村民原生态有机小米、核桃,采摘苹果、野生酸枣,品尝农家饭,发思古之幽情,留悠悠之乡愁,时刻不忘亲民惠民,坚决打赢本村脱贫攻坚战,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

本期编辑:李茹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白癜风治的好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763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