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价格 >> 云上吟诵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吟诵
CHANTINGPOETRY
云上吟诵
吟诵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
“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习近平”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红色文化的源泉,也是红色文化的发端。红色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吸收千年文化的给养,孕育出新时代的红色精神和红色信仰。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常引用儒学经典的名言,《习近平用典》一书曾做过统计,他引用《论语》11次,《礼记》6次,《孟子》4次,《荀子》3次……
今天,金华市图书馆的读者们,用吟诵经典国学名篇的方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吟诵作品欣赏
原文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赏析:
小骆宾王看似在咏鹅,其实是从小立志要做一个像大白鹅一样纯洁而勇敢的人。“曲项向天歌”就是大声喊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的意思。将“鹅”“歌”“波”三个字拖长,让人感受到呐喊的声音绵延不绝。“白毛”“红掌”读高,强调了鹅的纯洁。“绿水”和“清波”则强调了环境的洁净,这说明鹅是不受世俗污染的,是独立高洁人品的象征。我们中华少年,就是要从小立志,品性高洁,弘扬正能量。学生简介:
何子如,义乌市上溪小学班的班长,她喜欢画画、写字、看书,也曾当过两次主持人。进入一年级,老师开始教吟诵,她就学得特别认真,近体诗平仄符号的手势,也学得特别好。她觉得每一首诗都可以唱得很动听,有趣极了。吟诵作品欣赏
原文
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赏析:
这首诗中的韵字“风”“弓”“中”,押的是“ong”韵,这个韵吟诵时拖长,有宏大通透的感觉,正适合表达一箭射出直入石棱的强劲感觉。这首诗的内容来源于西汉名将李广的故事。作者表面是歌咏了这个典故,实际上暗含着歌颂他身边将士们的勇武。我们中华少年虽还不能保家卫国,但也要胸怀天下,好好学习,积蓄力量,长大为中华复兴献出自己的力量。
学生简介:
陈泓廷,义乌市上溪小学班学生。他性格活泼,喜爱吟诵、阅读、画画,擅长弹钢琴,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他曾获得浙江中国蓝TV第22届“魅力中国说”少儿组金奖,在学校“童眼看法治”为主题的绘画比赛中获一等奖。
吟诵作品欣赏
原文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赏析:
这首诗告诫我们要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不要等到青春失去后才感到后悔。诗中的“花”象征青春,趁青春还在一定要把握住它。两个“劝君”读得低而长,那是语重心长地劝告的感觉,含着深深的关心。被劝的人,会不会就是一个总把时间用于追逐“金缕衣”这样金贵的物质生活,却不珍惜青春努力进取的少年呢?我们可不要学他,一定要做个有理想、有追求、珍惜时间的好少年。学生简介:
楼诗琦,义乌市上溪小学班学生,性格开朗,特别爱笑,喜爱阅读、画画、古筝和跳舞。四岁开始学习中国古典舞,曾在“搜星中国”全国桃李杯青少年舞蹈选拔活动义乌赛区中获得银奖。她现在很喜欢传统文化,尤其热爱吟诵诗歌。吟诵作品欣赏
原文
当家诗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赏析:
这首诗特别通俗易懂,就像妈妈在一边责怪一边教育孩子怎样过生活。这是最早咏叹开门七件事的古诗,出自元朝的杂剧,后来被引用到了各种戏曲中。我们现在依然用“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个字来指代生活中繁琐的家务事。这首诗的韵字是“家”“麻”、“茶”,发“a”韵,是大开口音,就像是在“啊啊”地喊叫,吟诵时拖长,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日常生活无限的感慨。我们中华少年,不仅要努力学习知识,还要学会生活,做一个从小自立的好少年。学生简介:
吴洛颜,义乌市上溪小学班学生,爱好画画,对漫画人物特别感兴趣。她友善待人,热爱生活,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在叶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吟诵古诗词,慢慢积累文学经典,体会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的养分,更好地融入到生活。吟诵作品欣赏
原文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赏析:
这是一首赠礼答谢的诗。这首诗前两段押的都是平声(一声、二声)的韵,第三段押的是上声(三声)韵。上声韵有温柔亲密的感觉,表达了双方的感情越来越好。你赠送我“木瓜”“木桃”“木李”,我回赠你“琼琚”“琼瑶”“琼玖”,这是“礼尚往来”的礼教。而且,回礼要比赠礼贵重得多,这正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礼教。“木瓜”“木桃”“木李”一个比一个小,对应的“琼琚”“琼瑶”“琼玖”也一个比一个廉价,“礼轻情意重”,礼越来越轻,正是感情越来越好的证明,也在强调人们之间的交往不是为了礼物,不是为了有求于对方,而是为了美好的友谊。我们不仅要做个讲礼貌、守礼节的好少年,还要用自己高尚的品行来播种纯净的友谊,获得精神的富足。
学生简介:
吴江雨,义乌市上溪小学班学生。她从小喜欢唱歌、听歌。在幼儿园期间,她参加了学校的唱歌比赛,并主持了幼儿园的毕业晚会。自从叶老师在课上教了《声律启蒙》、古诗吟诵,就对吟诵很感兴趣,没事就在家听吟诵,自己不经意间就会吟诵起来。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
叶梅菊,义乌市上溪小学语文老师。年被评为吟诵教学“优秀教师”和普通话吟诵星火培训师,也是义乌市吟诵协会理事。她在“之江汇教育广场”的吟诵教学空间,被评为“省级专业教学空间”。
她初识吟诵并深深爱上,由此更热爱传统文化。从年起不断向全国多位名师学习吟诵,多次参加吟诵培训,并将吟诵带入课堂。从年起,坚持早自习教孩子们吟诵,并以吟诵为主要方法,带孩子们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大学》《中庸》《孟子》《论语》等蒙学作品或经典古籍,还读了《爱莲说》《岳阳楼记》《赤壁赋》等名篇。在周五的兴趣课上,她教孩子们用吟诵的手段来赏析古诗词,学习近体诗格律。
她积极推广吟诵。年送教下乡,在官塘小学上吟诵启蒙课;年起,在之江汇上开设吟诵课;年,她在义乌吟诵协会向老师们分享吟诵教学;、年先后向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义乌市绣湖小学春华校区的老师做吟诵讲座;她已在义乌市民生实事“花开四季”课外学堂上三期吟诵公益课;在开发区学校教学时,她每次参与东阳银田小学的“互联网+”教研活动,都选择古诗词教学,渗透吟诵读书法,以此推广吟诵。
?????????????????????????????????1
END
1
来源:阅读推广部
策划:李静,朱云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