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李斯是什么人他为什么写谏逐客书

发布时间:2022/6/23 19:32:05   点击数:

李斯和大名鼎鼎的韩非子的同学,他们都是荀子的学生。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但韩非子和李斯却都是法家的代表,可见,学生跟着老师学习,未必一定跟老师有相同的观点。

李斯是楚国人,他学成之后却选择去秦国发展,先做了吕不韦的门客,后做了秦王嬴政的郎官,给秦始皇提了灭六国要先灭韩国的主张。

韩国是小国,离秦国最近。韩国怕被秦国灭掉,韩王就派水工郑国到秦国游说秦王,鼓动在关中兴修水渠灌溉农田,目的是耗费秦国人力,暂时没有精力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这件事情被秦国人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客卿都不忠于秦国,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他惶恐不安也愤愤不平,就在回国的途中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就是鼎鼎大名的《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文学史上的一篇奇文。

李斯认为客卿对秦国立有大功,秦国能有现在的强大,是之前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重用客卿的结果,客卿对秦国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成就了秦国的强大,也造就了秦国历史上四位英明的君王,使他们成为秦国统一大业之路上的四座丰碑。

李斯劝秦王嬴政,只有对客卿怀着包容的心,无论人才来自何方都应该加以重用,才能造就秦的继续强大,否则,就是帮助六国,增强六国的实力,削弱秦国的力量。

秦王看完李斯的上书,果断地收回成命,取消了逐客令,李斯被召回,封为廷尉。

从这件事上看,嬴政是位英明的君王,他知错就改,处事果断有魄力。他甚至没有驱逐郑国,继续让他兴修水利,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为统一六国准备的丰厚的物资储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g/1671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