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道经里的十六字心传,早已记载在周易里

发布时间:2023/2/25 9:53:18   点击数:
北京好治疗痤疮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十六个字,被称为“十六字心传”,是传说中舜帝向大禹传授的至高心法,明确记载在《尚书》中。

这十六个字,被《周易》的作者浓缩成了一个字,并将它放在了全书的第三卦《屯》的爻辞中。

这个字,就是“几”。

不妨细细说来。

一、君子之“几”与危

在《屯》卦的爻辞里,有这么一句话:

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例来众说纷纭。

我们单独来说一下里面的这个“几”字。

爻辞里的“几”字,应该是危殆之意。

《尔雅》便说:“几,危也”。

比如《诗经》里面说“天之降罔,维其几矣”,毛传曰:“几,危也”。

又如《左传》里面说“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杜注云:“几,危也”。

由此可见,爻辞里的“君子几”,就是君子危殆的意思,与“君子吉”、“君子吝”等句式相同。

那么,这个句子里面的“几”,仅仅只有危殆之意吗?

不是!

二、一语双关的《周易》卦爻辞风格

我们在阅读《周易》卦爻辞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极其擅长使用一语双关甚至一语多关的手法。

比如《履》卦的“履”和“礼”。

比如《复》卦的“复”和“孚”

比如《乾》卦的“乾”和“建”、“健”、“键”。

比如《坤》卦的“坤”和“巛”、“顺”、“训”。

比如《观》卦的“观”字,既可以作名词又可作动词,作名词的时候读为道观的“观”,而作动词的时候还有两种不一样的含义,一种是观看,一种是展示。

同样,在《屯》卦中的这个“几”字,它不仅有“危”的含义,还有“微”的含义。

《说文》就说:“几,微也,殆也”,把“精微”作为“几”字的第一含义,“危殆”才是“几”字的第二含义。

《系辞》也说:“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周易》的作者用的这个“几”字,有没有“微”的意思呢?

当然有!

正如《系辞》所说,“几者,动之微”,《屯》卦的主旨,正是“动乎险中”,上卦坎为险,正是“几”字的危殆之意,下卦震为动,正是“动之微”的动机,同时也是“见几而作”的时机!

三、人心之“危”与道心之“微”

巧的是,“几”字所包含的“危”和“微”这两个含义,正出自“十六字心传”里面的前两句话。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这句话是舜帝传位给大禹时说的: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尚书.大禹谟》

虽然说,《大禹谟》这一篇古文《尚书》已经被证明是后人的伪作,但是其中引用的很多句子却是出自先秦的真材实料。

尤其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这句话,在《荀子》里面就已经引用过了。

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鬒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荀子·解蔽篇》

由此可见,“几”字中包含的“危”和“微”这两种心法,正是“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巧的是,《屯》的上卦坎,正有“心”之象!

坎为心——《说卦》

荀子真是一个“善易者”!

本文为抱雪斋读易笔记系列不造第N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g/1678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