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洪涛讲荀子你的成功只和你的行动有

发布时间:2018/3/6 6:26:34   点击数:

洪涛老师《荀子》30讲:向先秦最后一位大师学习,一次读懂诸子百家。

如果经典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不能使我们的生活走向圆满,不能让我们的人生获得阶段性的涅槃,那么学它有何用?

第四讲

你的成功只和你的行动有关

同学们,晚上好!今天你的心情还好吗?

荀子的命运论,我们用四讲来阐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注定的命运,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天命、人命也在“我”。只有我们认真地、客观地直面自己的处境,才能实现人生的觉醒与觉悟。人一旦觉悟,才会有理想,理想不是有房子有车,而是先“诚意、正心、修身“,而后依德而行去“齐家”,成为一名强者,然后再去呵护更多的弱者。

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仍旧延续着灿烂的文明而没有被中断,是因为我们祖宗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一代代先辈从未停止的谆谆教诲。中国人奉行“家国天下”,没有它,古老的中国也不会在这个世界上屹立几千年而不朽,没有它,中国人就失去了民族灵魂的根。

今天我们要论述的是:一个人的成功只和自己的行动有关系。我们要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进而得到人生的成功呢?在这一讲中,你也许会找到想要的答案。

荀子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其实荀子就是在告诉我们:无论道路是远还是近,只有自脚下而走,才可以归于正,归于道,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你究竟想要什么?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四川的偏远地区有座寺院,寺院里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用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多年一直想租条船沿着长江而去,可是一直到现在还没做到,你凭一瓶一钵怎么可能成功去?”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去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由此,引出我们今天的问题:你究竟想要什么?如佛家讲,你是想“法布施”,“财布施”,还是“颜施”即只想给这个世界留下些微笑呢?

行动才会有结果

儿子今天告诉我,联考总分三百分,他考了二百八十六分。我给他发了一百四十元的红包,对他说:“十元钱当一分,下回考满分吧。你小子赚大了,老爸可是赔大了。”结果儿子对我说:“老爸,联考完就不考艺术了,我的成绩在济宁市排第一,只要文化课过关,就可以直接保送全国九大美院。”

九大美院录取成绩一般在四百八十分左右,儿子最少能考到五百一十分,一高兴考到六百分也说不定。我很支持儿子报考清华美院,而且在很久以前,我就常对他灌输一句话:“一个文科生,要是没有几个‘拜把子’的理科生兄弟,那他的人生一定完蛋!”所以不考央美,考清华美院,我认为是儿子最正确,也是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说,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行动起来才有效果,有效率。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的目标不是不够宏伟,制定的实施方案也不是不够完美,只是缺乏了脚踏实地去践行的那一步。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其实是告诉我们,用有限的生命盲目地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违背常理的。对于修道的人而言这只是一个“1”,而另外一个“1”是:如果你认为这句话完全说对了,其实也错了。这就是“1=1+1”。

人生是阶段性的选择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

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走十天也能达。但如果要去走尽没有穷尽的路途、赶那无限的行程,那么劣马就是跑断了骨头,走断了脚筋,一辈子也是不可能赶上骏马的。所以如果我们明确自己想要的那个终点,那么千里的路程即便很遥远,也不过是有的走得慢一点,有的跑得快一点,有的先到一步,有的后到一些而已。

我们都知道,车祸的原因多半为超速,很多人明明知道到达终点需要用多长时间,却一味地加速赶时间,让自己的生命存在如此大的威胁,这又是何苦呢!如果目标一定,足以出车祸的速度,即使不出事,也就提前了二十分钟,这又何必呢?洪涛老师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人生就是阶段性的选择”。当你到达了一个阶层的时候,唯有继续明确目标,并且为之一步一步地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另一个阶层的跨越。所以,我们的人生是要追求无穷尽的目标,还是给自己设一个远大的止境呢?

止于不辩唯有前行

荀子曰:“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

“坚白”指石头的坚硬和白色两种属性。它是战国时争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以名家公孙龙为代表的“离坚白”论者认为“坚”和“白”两种属性是各自独立,互相分离的,因为眼睛看到“白”而看不出“坚”,手摸到“坚”而不能感知“白”。后期墨家则主张“坚白相盈”,认为“坚”和“白”不能离开具体的石头而独立存在。

“同异”是战国时名家惠施的论题。他认为事物的同异是相对的。具体的事物之间有“小同”“小异”,而从宇宙万物的总体来看,万物又莫不“毕同”“毕异”。比如蝴蝶与蚂蚱,两者相比较而言,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对于浩瀚的宇宙万物来讲,蝴蝶即是蝴蝶,蚂蚱即是蚂蚱。

“有厚无厚”也是惠施提出的哲学命题。他说:“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认为平面从厚度上来说是无,但面积仍可大至千里。

就像“岱岱”和“一剑惊鸿”两位同学所说的那样,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不是看其外表和行为,而是要看他们内心的真正所想。你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是“1=1+1”,什么是“天心、人心、我心”,洪涛老师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你们做事情一定不会产生太大的偏颇。现在人大多止于君子、小人之辩,其实他们根本没有明白一个人本来就同时具有君子和小人这两种特质。

“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对于那些“坚白”“同异”“有厚无厚”等命题,不是君子不明察,而是不辩论它,有所节制罢了。常言道:“一夜千条路,天明卖豆腐。”这句话虽是讽刺,也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谈理想无用,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向目标迈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成功只和行动有关

倚魁(奇诡)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蹞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压)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悬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出奇怪异的行为,做起来不是难,洪涛老师也可以去扎耳朵眼,也可以去纹满身的青龙、白虎,但为什么不去做呢?因为荀子告诉我们,君子之所以不去做怪异的事情,是因为有所节制。所以学者们说:“我迟缓落后了,在他们停下来等我时,我赶上去靠近他们,那也就不过是或迟缓一些、或迅速一些、或冒前一些、或落后一些,为什么不能同样到达目的地呢?”

所以一步一步地走个不停,瘸了腿的甲鱼也能走到千里之外;堆积泥土不中断,土山终究能堆成。这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一个道理。

滔滔江水永无休无止地奔向大海,如果截住水源,打开一个又一个支流,那么长江黄河也可以被搞干;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就是六匹骏马拉车也不能到达目的地。至于各人的资质,即使相距遥远,哪会像瘸了腿的甲鱼和六匹骏马之间那样悬殊呢?

况且人与人的智力差距并不大,只要你肯深度挖掘,就一定能取得异于常人的成就。瘸了腿的甲鱼能够到达目的地,六匹骏马却不能到达,没有其他的缘故,只是一个去做、一个不去做罢了。所以,你的成功只和你的行动有关系。

守礼守则合道而行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遽)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路程即使很近,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便很小,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在世上闲荡的、时间很多的人,他们即使能力超出别人,也绝不会走得很远。爱好礼法而尽力遵行的,是学士;意志坚定而身体力行的,是君子;无所不明而其思虑又永不枯竭的,是圣人。

圣人正是因为什么都知道,所以在走每一步的时候考虑得更加全面,他们的智慧因此也不会枯竭。圣人能够为你解答很多困惑,他们懂得事物背后的公式、规律和道,只要你选择相信,就一定不会偏离正道。

人没有礼法,就会迷惘而无所适从;有了礼法而不知道它的旨意,不知道它究竟在告诉你什么,就会手忙脚乱;遵循礼法而又能精深地把握它的具体准则,然后才能不慌不忙而泰然自若。

荀子说得如此好,不知道同学们能够感受得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而我们人生都是多思多欲的,所有老子才要警示世人要“少私寡欲”。“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万不可让自己看起来很威风,很强大,很有权势,没有遵循道,凡事用强,只能是早早结束了自己。

做好当下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如果我们搞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也考究明白了天下人都想要什么,那么提前三年买房,或者延后三年买房,早三年结婚晚三年结婚,都没有什么区别。最终,我们要追寻的是一辈的幸福,不能因为冲动而结婚,又因为冲动而离婚。一位大哥告诉我:“如果一个人这辈子离了三次婚,你就别指望他干什么事了,只是中间的交接工作就已经够他忙的了。”

我们总是跟着自己的欲望走,而不是跟着“道”行,我们总是“思有邪”,而不是“思无邪”,我们总是想走捷径,我们总是不知足,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人生很长久,总是觉得我们的青春还有很多,可以肆意挥霍。当然,我们年轻,我们不怕一次两次的失败,但这是对那些畏手畏脚的人说的,而我们人生真正的“至道”,是做好当下,青春,永不虚度。

幻想大师多行动大师少

我们要明确我们的阶段性目标,因为我们人生的理想,就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组成的,我们的成功,就是在完成一个一个的阶段性目标,哪怕是取得一点一点的微不足道的进步中取得的。所以,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是我们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两种能力,而现实中大多数人没有取得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思维能力欠缺,也不是因为别人有千里马而他们有腿疾,恰恰是因为他们欠缺了行动能力,缺乏目标管理。

这个看似人尽皆知的道理,却往往被人忽视,人们更多地把自己失败的因素都归咎于外部因素,而不是“行有不成,反求诸己”。在生活中,幻想大师太多,而行动大师太少,总以为光凭自己的强大意愿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能成为一个被人羡慕的人,就能实现自己的尊严与价值,这是没道理的,所以最后的结果常常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梦想是对的,有幻想也是对的,但只有理想没有行动,没有阶段性目标,就是错的。

在荀子看来,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只有行动才能产生结果,才可能达成你的目标。也只有行动,才能让所有的目标和计划都更生动都更有意义。“道可道,非常道”,“道”虽看不见,但“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跟炒一盘土豆丝是一样的,都能领悟“道”。

一花一菩提一沙一世界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得道,而我们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就是“一花一菩提,一沙一世界”,事无大小,都蕴含“道”。同样,人生中做的这些事情,没有大小之分,没有轻重之分,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是可以从中感悟,哪怕是再小的事情,都足以让你“得道”。

现实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一个生意人有一个创新的想法,但是瞻前顾后,迟迟不肯行动,最后被别人占得先机。一个人什么都不做,天天只是幻想,怎么可能成功呢?所以,成功者,绝不会是一个只知幻想、只做计划、只会空谈的人,他一定是一个行动专家,是一个可以为了理想而努力行动的人。

不逃避不放弃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天赋有才华的人,不能有效利用自己的能力而一事无成,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行动,随遇而安,不思进取。他们害怕改变,害怕面对未知的事情,害怕受到伤害,不能投入自己,不能有效行动。荀子说千里马日行千里,而我哪怕是一匹腿脚不好的马,走十天也能到达,或早或晚而已,不能只做比较就否定了自己的能动性。

同时,我们不要害怕生活中的任何变数,只需要张开双臂迎接明天就可以了。变化,不会全是负面,这取决于个人是不是能够主动采取行动,是不是能够掌握它、支配它。不会行动的人,只会被变化所吞噬,所以心动不如行动。不要以稳妥或者其他理由为借口,不要一定要等到所谓时机完全成熟的时候再出手,外界的环境怎么可能永远尽善尽美,就算有,真到那个时候已经晚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秉持“马上行动”的原则。荀子要告诉我们,找出你内心真正想要的目标,然后义无反顾地完成它,不要逃避,不要放弃,始终如一,坚持到底,把一切艰难困苦,当成自己更强大更坚决的计划。重要的是,不在于行动多浩大,而在于是否行动,从日常生活中细小的事情做起,随时做出艰难的决定,然后坚持,再坚持。

克服惰性立即行动

当然,成功的最大障碍,来自于一个人的惰性,如果我们想要掌控环境,而不让环境控制我们,就必须要克服自己的惰性,立即行动,让自己强大起来,只有强大起来,才没有人能够左右你。所以,不要奢望“等一下就能够好转”这样的想法真能实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事事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行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蒙恬曾经说过,那些盛名的哲人在思想上很伟大,同时在行动上也一定同样伟大。他们的精神是多么崇高,心灵是多么充实,灵魂是多么的圣洁,知识是多么渊博,他们能够包容一切,在行动中了解万物,世间万物都是他们悟道的“道具”,都可成为他们成功的铺路石。

成功的人,也并非完人,不过行动迅速的人,不但善于做出决定,而且善于执行决定,只有行动了,才能知道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才能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选择,从而修正自己的方向,始终朝向成功的方向。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一跃,不能十步”,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迅速地调整,奋然前行。

“马上行动起来,现在必须要行动。”每天都要重复这句话,直到它已经与你的呼吸不可分割。同学们,当你发现拖延的症状已经悄悄爬上你的心头,已经要左右你的思想的时候,一定要立刻用这句话警示自己。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成功不会捧着锦旗徽章主动投入你的怀抱,成功只属于长期艰苦努力埋头苦干的人,要知道,先有“十年寒窗”,才有“一朝成名天下知”呀!

行动且不惧艰难

只要你要的是老天愿意给你的,乐意给你的,然后缜密思考,缜密策划,大胆执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碍你。你的成功只和你的行动有关,所以,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积极行动,立即行动,它可以帮助你完成应该做而不想做的事情。对不想做而应该做的事情,更加不能拖延,抓住机会,抓住时间,从而取得进步,实现梦想。

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来到,你能抓住的,只有今天和今天的行动。“好法而行,笃志而体,齐明而不竭”,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梦想是成大事者的起跑线,觉醒,就是人生征程的号角,行动才是唯一的过程,唯有坚持到最后一秒,才能够成功。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要被动地等待时来运转,行动是成功的唯一途径。同样,也不要因为行动了还没有得到而恼火委屈,那只能说明,你的修行还不够。凡是想要的东西,老天都会给你,但是你必须先通过考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玉汝于成,必先遭受艰难困苦。

有才华的人更需要反复打磨

曾经有位朋友问我,他单位里有个小伙子很不错,想重点培养他,应该怎么做。我告诉他:“很简单,打击他啊。”我的意见是先派他做单位里做苦最累,而且还不容易被人发现不容易接受表扬也没有多大报酬的工作。一年后,如果他心性良好,再委派他到一个适合他的岗位上,提供他条件,锻炼他的技能,如果他依然心性良好,依然努力工作,那就可以提拔他了。因为他在逆境中可以做得很好,顺境中依然保持自己的品性,那就值得栽培。

如果看到一个天资聪颖的人不加考验就提拔,那一定会让你大失所望。他的德行人品,他的做小事的能力,一定要打磨,而且越是有才华,越要反复打磨。当然,领导要有一套适当的方式,不能只顾打压。有能力的人就像弹簧,越有能力,反弹力越大,在合理的范围内,越打压,所爆发出的能量就越大。可以想象,三落而四起的人,身上的能量会有多大,并且中国人的潜规则就是打不倒的人,才受人崇拜,才会接受他领导,把他当领袖!

一个人的行动力、意志力、决策力、思考力、目标管理力,都要通过一次次打击来磨炼提升。所以同学们,当打击到来的时候,祝贺你,老天的考验已经来到你身上了。当你处在最低谷的时候,你要相信,老天在







































首席权威白癜风专家
山东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512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