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middot性恶第二十三10

发布时间:2020/8/20 18:03:40   点击数:
白癜风诊疗指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2170.html

文章编号XZ-23-10,总第期。

简介:

荀子第二十三篇性恶第十段。

夫陶人埏埴而生瓦,然则瓦埴岂陶人之性也哉?工人斲木而生器,然则器木岂工人之性也哉?夫圣人之于礼义也,辟则陶埏而生之也。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

第六本与大家分享的书是荀子,因精力有限,每天分享千字左右,分享的内容包括原文、译文与学习心得。如果有朋友对某段很感兴趣或有见解,想进一步探讨,欢迎回复或留言。本书分段多根据内容数量,并非完全按照文意。

XZ23-1-10

问者曰:“礼义积伪者,是人之性,故圣人能生之也。”应之曰:是不然。夫陶人埏埴而生瓦,然则瓦埴岂陶人之性也哉?工人斲木而生器,然则器木岂工人之性也哉?夫圣人之于礼义也,辟则陶埏而生之也。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今将以礼义积伪为人之性邪?然则有曷贵尧禹,曷贵君子矣哉!凡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亦犹陶埏而为之也。

有人问:“积累后天人为的礼义,这也是人的本性,所以圣人才能制定出礼义来。”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陶匠和制粘土制成瓦,那么,难道制瓦就是陶匠的本性吗?木匠砍削木头制成木器,那么,难道制造木器就是木工的本性吗?圣人制定礼义,好比陶器匠人调制泥土制成瓦一样。那么,积累人为因素而制作的礼仪,这难道是人的本性吗?人的本性,即使贤明如同尧、舜,残暴如同桀、跖,他们的本性也都是—样;君子与小人,他们的本性也是一样。如果把积累人为形成的礼义视为人的本性,那么为什么又要推崇尧、禹呢?为什么还要推崇君子呢?人们之所以推崇尧、禹、君子,就在于他们能教化改变自己的本性,能做出人为的努力,人为的努力的结果就产生了礼义;所以,圣人积累后天的人为努力而创作了礼义,这就好比陶匠和泥制瓦一样。

有人问,礼义是人为积累而成的,是人的本性,所以圣人能制定出礼义,这样的说法对不对。荀子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陶匠调和黏土制成瓦器,但调和黏土、制作瓦器并不是陶匠的本性。木匠砍削木头制作木器,制作木器也非木匠本性。圣人制定礼义,就如同陶匠、木匠制作陶器木器一般,所以荀子认为,礼义是由于人为努力的积累而制定,非人的本性。我认为,制作陶器、木器不是匠人的本性,但能为器是土、木的本性之一,否则为何没有水、火为器?同理,制定礼义不是圣人本性,但能遵守礼义是人的分析,否则即使有礼义,也不会遵循。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贤与不肖是相同的,贤明如尧、禹或残暴如夏桀、盗跖,本性都是相同的。如果把人为积累的礼义作为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特性,就无需去推崇尧禹了,也不用去尊重君子了。之所以尊重尧禹一类君子,是因为他们能教化人改变自己的本性,能够进行人为的努力,努力的积累就会产生礼义。所以说圣人通过积累后天人为的努力创造了礼义,与陶匠和泥制瓦是一样的。圣人、君子之所以值得尊敬,是因为他们教化百姓,如果是强行改变人的本性,芸芸众生又如何知道这是好的呢?所以我认为礼义还在人本性中,圣人只是将之引出发扬。

声明:文章与图片均为原创,转载请声明。

了解更多经典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6142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