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6 13:37:15 点击数: 次
关于人性,孟子、告子和荀子谁的说法正确?孟子说人性本善,告子说人性无善恶之分,荀子说人性本恶。孟子、告子和荀子三人关于人性的说法我更赞同告子所说,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本恶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其一,每个人一出生都是一张白纸,哪里体现出来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恶?其二,每个人后来会有善恶之分,客观上是由于受到自身外在环境的影响;其三,每个人后来会有善恶之分,主观上是由于自己的选择。杨康其一,每个人一出生都是一张白纸,哪里体现出来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恶?每个人出生后,都是一个一无所知的婴儿,就如同一张白纸,对于一个婴儿来说,他是善还是恶呢?不管说他是善,还是说他是恶,这都是一个笑话,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婴儿生下来啥都不会,啥都不懂,更别谈什么善与恶了。如果非要给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按上善或者恶的特性,那都是别有用心或者睁开眼睛说瞎话而已。就如同一个中国婴儿生下来就放到美国家庭中抚养,那么这个婴儿长大了慢慢就会说英语;而把一个刚生下来的美国婴儿放到中国家庭中抚养,那么这个婴儿长大了慢慢就会说中文。绝不是说中国婴儿天生就会说中文,而美国婴儿天生就会说英语。所以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本恶都是错误的观点,只有告子的说法才是正确的。郭靖其二,每个人后来会有善恶之分,客观上是由于受到自身外在环境的影响。前面说到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都是白纸一张,一无所知,对一个婴儿来说,压根无从谈起善恶之分,也就是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既没有所谓的善,也没有所谓的恶。这个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家里的父母是怎样的职业、个性、喜好,他所处的周围环境是怎样的,他受到怎样的教育和影响,等等这些因素,在这个人生长的过程中,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慢慢影响他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一个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和郭靖,二人的父母本来都是乡村普通人家,杨康后来在完颜洪烈府上长大,他所有对世界的认知和判断全部受到完颜洪烈的影响,而郭靖则完全受到他的母亲和师父们的影响。这就是他们长大后善恶有别的客观原因。公孙绿萼其三,每个人后来会有善恶之分,主观上是由于自己的选择。每个人生下来是一无所知的婴儿,无所谓善恶之分,但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他受到了来自家庭、社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让他对世界的认知和判断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这是决定他长大了是善还是恶的客观原因。但不可忽视的是,这里还有一个个人主观上自己选择的因素。一个在恶的环境和教育中长大的人,他有可能选择恶,也有可能选择善;同样,一个在善的环境和教育中长大等人,他有可能选择善,也有可能选择恶。比如《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他在完颜洪烈的赵王府中长大,他的环境、教育和影响都明确告诉他,应该选择做金国小王爷,那就是侵入大宋、仇视大宋子民,可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神雕侠侣》中的公孙绿萼,父母都是奸恶之人,她却有一颗极其善良的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aoqicar.com/xzjj/1696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