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当代荀学性朴论,通过荀韩一脉去理解孔子

发布时间:2019/4/15 1:16:21   点击数:

作者简介:周炽成,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著有《荀子韩非子的社会历史哲学》、《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孔子回家》等。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人性论通史”。主张荀子是性朴论者(《荀子·礼论》:“性者,本始材朴。”),非性恶论者;《性恶》非荀子本人所作,而是荀子后学对人性不同看法的汇集,并不代表荀子本人的人性论。

性朴论,通过荀韩一脉去理解孔子

(一)主旨发言

 我拿到这个课题(编者按:指周炽成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人性论通史”。)之后就一直在思考怎么写。我觉得有两个原则一定要遵守:客观、有新意。我自己的创新在于,对荀子和董仲舒的理解有突破。为什么荀子不是性恶论者而是性朴论者?理由可以归纳为几点:⒈《荀子》这部书中只有一篇文章明确地讲人性恶,其他文章没有谈到。⒉我根据这种不均衡判定《性恶》是荀子后学作品,不是他本人作品。⒊支撑荀子不作《性恶》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刘向编这部书时把《性恶》放在《子道》和《法行》之间,而《子道》和《法行》被认定不是荀子的作品。既然《子道》和《法行》不是荀子所作,那为什么还认为《性恶》是荀子所作呢?唐代杨倞对《荀子》一书的篇章重新做了编排,把《性恶》提前。古代没有书名号,人与书不分,就是说荀子这个人和《荀子》这部书不分,后人就会误认为整部书都是荀子写的。汉人在编子书的时候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⒋从文本分析来看,《性恶》不是一篇完整的论说文,而是像《子道》《法行》一样的杂言杂语的汇集,是荀子学派对人性观点的汇集。这样就可明白:荀子后学中,有些人认为人性恶,有些人认为性质美。李景林老师20世纪90年代在一篇文章中说:“恶对于荀子来说,不是作为现实性,而是作为一种潜在性存在于人性中,人性恶的实质是指人性中有背善向恶的可能性,但荀子并没有全盘否定性善说,也不妨碍肯定人性的中性可塑性,这样人性就包含善的可能性和恶的可能性。”李景林老师的解读很客观,发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发现了问题又不推翻传统的说法,这就变成荀子自相矛盾了。

  关于董仲舒人性论有不少性朴的说法,与荀子一脉相承。董仲舒所批评的孟子的性善论认为,我们生而有完备的善。董子承认有善端,但有善端不等于完备的善。他绝对不调和孟荀,他明确地批评孟子,他的性朴论来自荀子。朴是怎么回事?那就回到刚刚几位老师都谈到的“天”。丁为祥老师说我们生而就有一种完美的来自命的天性,很完备的放在那儿,但我的理解就是像种子那样的东西,不是现成的,需要成长,是一个过程。我们从生的角度来看,朴是可以含价值论的。这个价值是生成的,不是既定的。董仲舒反对生来就具有完备的善。现代人对儒学的理解深受宋儒的影响,李景林老师和丁为祥老师都是宋学理路,我本人是清学理路。我尊重宋学理路,但是你们需要回应清儒提出的问题。

(二)问答

李景林:我不反对讲性朴,你可以用来讲荀子,甚至讲董仲舒,但是讲孔子,我是不赞同的。性朴的意义可以包含在“生之谓性”这个命题里面。生之谓性可以容纳性朴,但是性朴不能容纳生之谓性。因为生之谓性包括的内容比性朴的内容更大。荀子说性,不只是“本始材朴”,它里边有一个结构。荀子讲人的情欲表现必从“心之所可”,从这个结构里面才能引发出人能够成为一个善人。所以荀子讲这个道,也是和天有关联的。人有向善的可能性,心可以知道,只要做到“虚一而静”就可以知道。荀子讲:“凡人莫不从其所可而去其所不可,知道之莫之若也,而不从道者,无之有也。”这是目的论的讲法。有了这个目的论,他作为儒家才可以成立。否则,他说人既有向善的可能性,也有向恶的可能性,那人为善就缺乏必然性,理论上就不能自洽,就站不住脚。这里给您提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是:性朴是对的,但是作为一个普遍性的原则贯通一部中国人性论通史,能不能涵盖?能不能做到客观全面?第二个层面是:荀子人性论有没有一个结构?

  周炽成:我稍微打断一下,他的结构能够容纳性恶说吗?其实您理解的结构和他的性恶说是有冲突的。

  李景林:他是针对孟子说的。孟子的善是有先天内容的。荀子反驳孟子说:我说的善和你说的善不是一回事,我说的善是正理平治,恶是偏险悖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性善。你要看他的针对性,才知道他所说的性恶,可能是这个意思。他的性恶,在他的结构里面不是实质的恶。实质的恶是宗教的原罪。人堕落了,本质上这个东西是恶的,这叫实质的恶。但荀子不讲实质的恶,他是名词上的讲法,只是针对性善,所以只好说性恶。

丁为祥:首先,我赞成您对荀子性朴的分析。其次,我想请教您几个问题。第一,你怎么把荀子和告子区别开来?第二,孔荀之道能否成立?你反复讲到孔荀之道,而且我注意到现在学界有一种路向就是要用孔荀之道来代替孔孟之道。但是这是代替不了的。可以说孔荀之学,但孔孟一定是道,因为它有一个天命根源,有一个天命之谓性的根源。第三,你认为秦亡与法家基本无关,你正确理解了法家吗?法家和儒家,有法和德的对立。但是,法家是专门责下的,和儒家专门弘扬人间正气、弘扬性善的这个逻辑是完全相反的。为官者最为可羞的地方,就是所谓的责下逻辑。我倒认为贾谊的总结是对的,这就是“仁义不施”,从而弄出一个极度残暴的政权。我还要说,把性朴理解为走向善、追求善的一个自然前提的话,那么这种通过认识的方式,能否真正走向善?善的问题不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包含主体意志抉择的问题。我知道这是善,但我未必能够去做善。在我看来,孔孟儒家源于天命之性的性善论不是认识所能穷尽的。如果依性朴论来确立人们为善去恶的标准,就只能在自然之性的大河中头出头落。至于能不能够找到善,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摸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地方。

  周炽成:我简单回应一下。荀子人性论与告子人性论有异有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告子的人性论可以说是纯自然主义的,不太关心善的问题。但是,荀子的性朴论还是







































白癜风扩散的症状
白癜风有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728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