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那几只老鼠鼠年说ldquo鼠rd

发布时间:2021/8/11 11:56:20   点击数:
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171218/5941786.html

又到了十二生肖中的“鼠年”,因为文化定义的差异,装点春节气象的“鼠”多半是美国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卡通形象——可爱,机敏。在中国文化里,老鼠形象猥琐、地位低下,成语中就有“獐头鼠目”“贼眉鼠眼”“贼头鼠脑”“投鼠忌器”“首鼠两端”“抱头鼠窜”“胆小如鼠”……,但它怎样就成了十二生肖之首呢?

生活中,我极厌老鼠,也怕它,我真不能理解广东人还能吃老鼠。小时候,夜里常常被老鼠从头颈处窜过吓醒,最开心是事是坐看家里的竹斑猫把老鼠玩死的“游戏”过程;上小学后,学校布置学生要“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蟑螂),老鼠以尾巴数论,看到别的同学从书包里掏出那么多条老鼠尾巴,我恶心死了;上大学时看过一部三D电影,城市下水道中无数的老鼠攻击人的场景,令我不寒而栗,从此,我对三D电影也拒绝了;后来听说86年乌克兰(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受核辐射的影响,那里的老鼠大如猫,有极强的攻击性,十分骇人,好在没有见到过。

这种“人人喊打”的小东西,为什么那么招人讨厌呢?

老鼠是穴居动物,昼伏夜出,以齿啮物。窃,是其主要的行为方式,也许正因如此,它便有了“在阴暗中偷窃”之丑行,无良之人,多以鼠行喻之。所以,老鼠就慢慢地从生活中走入文学艺术的世界。

《诗经》中老鼠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诗经·召南·行露》中有“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之责问,怒斥恶人卑劣行径,表达自己坚守清白、誓死维护婚姻权利和人格尊严的决心。但我认识的第一只文学中的老鼠是《诗经·魏风·硕鼠》中的那只“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四十年前,高中语文课本里的《诗经》作品就是这首《硕鼠》(另一首是《伐檀》),也是我背诵的第一篇《诗经》作品。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借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也表现诗人对其愤恨之情。《毛诗序》曰:“《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诗序辨说》:“此亦托于硕鼠以刺其有司之词,未必直以硕鼠比其君也。”不管讽刺谁,老鼠的丑恶、贪婪的形象基本上定格下来。

后来读到《诗经·墉风·相鼠》这首直接以“鼠”为题的诗,更为震撼: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老鼠形象如何?不须明说。形貌丑陋、品性狡黠、偷窃成性,这已为共识,如果卫国“在位者”比之于老鼠外表更“无仪”,内心更“无止(耻)”,行为更“无礼”,那是一个多么不堪的形象啊!翻开卫国的史册,在位者卑鄙龌龊的勾当太多,如州吁弑兄桓公自立为卫君;宣公强娶太子伋未婚妻为妇;宣公与宣姜合谋杀太子伋;惠公与兄黔牟为争位而开战;懿公好鹤淫乐奢侈;昭伯与后母宣姜乱伦;等等。父子反目,兄弟争立,父淫子妻,子奸父妾,没有一件不是丑恶之极、无耻之尤。这些在位者确实禽兽不如,禽兽尚且恋群,而他们却是骨肉相残。此篇诗人咬牙切齿,是有感而发。

柳宗元有《三戒·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人如果纵容这“阴类恶物”,这破坏性是何等之巨!凡是害人的东西,即使一时可以找到“保护伞”,这种庇护也是不可能长久的,最终还是没有好下场。当然,柳宗元作为一名儒家士大夫,理想期待,现实难及。自古而今,小人得志嚣张,往往不是一时一世,这才是真实丑恶的人情世态。

但是,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丑类,在李斯的视界里,升华为一种人生哲学。《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李斯能从楚国一个郡中小吏做到秦国权势赫赫的丞相,也许就跟他当初的“老鼠哲学”不无关系。李斯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或美言“有远大理想的人”)。有野心的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会观察,也会思考。给一般人,上一百次厕所,也不会有什么人生思考,但李斯不同,就是一次如厕的机会,打开了他的人生之门。厕中鼠是那样的卑微,而仓中鼠又是如此的优游,李斯由此悟到职场的真理,他感慨地说,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决定于自己所处的环境。环境不同,生活品质就不同,尊严卑屈的程度也不同。李斯就此领悟,人一定要呆对地方。想做大事,就得师法仓鼠,寻找平台。

后来李斯就沿着这一条路坚决地走下去了。

“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首先,要身怀绝技。于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这里面就可以看到李斯的人生起点是与众不同的。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学界大佬,晚年居于楚之兰陵,韩非、李斯从之。这两位在历史上都留下过鲜明的痕迹,尤其是李斯。

李斯学了帝王之术,就要找平台。《史记》中是这样说的:

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讬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李斯经过一番研判,决定把人生发展的平台放在偏于一隅的秦国。其实,这也是受了老师的影响。荀子当年周游列国后,对秦国的评价非常高,说秦“治于至矣”,也就是说,秦国是列国中最有希望做大做强的,这样的评价对学生肯定是有影响的,韩非、李斯二人都去了秦国。所以,秦国就是李斯眼中仓库,其他诸侯国,则如厕所。

李斯屈身吕不韦门下,以求得接近秦始皇的机会,最后以七国争雄的形势的透析和闪烁着政治智慧的对策,得宠于秦始皇。有人警告秦王,从国外来秦国当官的人,多数是为他的母国设想,胳臂往外弯,应该驱逐出境,于是秦王下逐客令。李斯遇到职场的最大危机,这个建议如果成真,李斯就失业了。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赍而盗粮’者也。”

这就是李斯有名的《谏逐客书》,秦王大受感动,“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李斯借吕不韦登上高位,除掉竞争对手、老同学韩非,又借助秦王搬倒吕不韦,焚烧掉各种学说之书(也包括老师荀子的书),使秦国的政权的得到空前的巩固,并最终与秦王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制定法令,维护巩固秦的统一,他本人也一路高升,做到丞相,如愿地进入最大、最好的企业担任CEO,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登上他一生权力的顶峰,位极人臣,尊贵显赫,功成名就,好不威风。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於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本该享誉后世,名垂青史,可老鼠理论使得李斯的私欲贪心不足蛇吞象,秦始皇死后,赵高政变,废嫡立相亲庶争权,李斯与赵高合谋,助二世为孽,最终为赵高所不容,公元前年,李斯父子被秦二世以“叛国罪”腰斩于咸阳闹市。刑前,李斯忆起发迹前平淡安适的生活追悔不已,与其子抱头痛哭。“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司马迁对李斯也不无婉惜地说: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適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要不是贪心不足死于非命,孔庙里怎么说也得有李斯的一席之地,却落得一个腰斩市曹,成千为古遗憾,李斯最终还是回到他人生的起点:一个上蔡的小吏,一个厕所里的老鼠。

千年之后,苏轼找到李斯为祸的源头,他在《荀卿论》中说: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或许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荀卿以极端之言消解了自己理论的力量,李斯以极端之行打破本该有的良性秩序,无论是荀子的学说还是李斯的所作所为,都是一种剑走偏锋式的冒险与赌博。可悲的是李斯的“老鼠哲学”,后世竟然有很多人心许、效法。也许我们更该为自己深深思考:下一个李斯会不会是你?

在英语的单词里,“tom”有“蠢笨的大家伙”之义,美国动画大师威廉·翰纳与瑟芬·芭芭拉共同创作了多集的动画片《猫和老鼠》(TomandJerry),作品颠覆了传统印象中的猫和老鼠形象,妙趣横生。儿子小时,我买了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全集,我们经常一起看,老鼠杰瑞的形象那么可爱,以至于现在我们常用杰瑞的卡通形象作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6529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