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名言 >> 每周一练教师资格考试真题练习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B
解析: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不均衡性以及互补性等特征。其中,个别差异性是指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性。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此本题选B。
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A
解析:“庶、富、教”是孔子的主张,即首先需要让百姓富裕,然后施行教化和仁德;孟子主张“性善”论,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荀子提倡“性恶”论,主张“笃志”“内省”;墨子指出教与学是一个整体,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量力所能至”,强调学以致用。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B
解析:教师劳动的延续性体现在教师劳动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给小学老师写感谢信,反映了教师劳动时间上的连续性。因此本题选B。
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
B.少年宫
C.同学
D.社会
A
解析: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计
A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关系等。
6.材料沈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同学们嬉笑不已,沈老师看后笑着说:“头像画的很逼真,这位画画的同学很有天赋,我为班上有这样的人而感到高兴,建议他多向美术老师请教,充分发挥特长,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美术家呢。”沈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可是这节课不是美术课,而是作文讲评课,现在我把它擦掉好吗?”沈老师正要去擦,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向沈老师深深的鞠了一个躬,然后抢过黑板擦擦掉了他的“得意之作”。
多年以后,一副赞美老师,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展作品,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
问题:(1)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10分)
(2)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对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10分)
(1)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方式很恰当。
第一,沈老师充分发挥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教学中能够从思想品德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让学生在自我感悟中实现品德的成长和完善。
第二,沈老师坚持了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对待学生的恶作剧行为,沈老师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第三,沈老师正确运用了期望效应。罗森塔尔实验证明,学生智力的发展与教师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66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