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布衣原是葛衣,齐威王下令百姓只能

发布时间:2023/4/7 12:47:30   点击数:
白癜风能治的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先秦时期,布是葛麻织物的总称。相传黄帝之妻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织布这门技术,不过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丝的产量还是比较低的,只有贵族才能穿得起昂贵的丝绸和皮制的锦裘,普通的老百姓也就穿穿粗葛布了。

葛,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诗经》中不少地方都提到了这种植物,比如说《国风·周南·葛覃》、《国风·魏风·葛屦》、《国风·唐风·葛生》等,说明葛这种植物在先秦时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葛藤蔓漫山遍布,茎可以用来编篮做绳,纤维可以用来织布,藤皮可以用来做鞋子,葛根还可以制成淀粉,是古人重要的生活原料。

据《周礼·掌葛》记载:“掌葛掌以时征絺绤之材于山农”。葛这种植物可以充当赋税,其中提到的絺是指细葛布,绤则是指粗葛布。尧舜时期,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传位给舜时,给了他“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时,细葛布算是很珍贵的礼物了,至于普通百姓能穿得起粗布衣就算很好的了。

春秋时期,有点钱的平民百姓也可以穿得起丝绸了,至于士以上的贵族就更不用说了,齐威王看不下去了,觉得国民崇尚奢侈,于是下令禁止百姓穿丝绸,“于是威王造锦绣之禁,罪若诽谤王矣。”,平民百姓敢穿丝绸这是对礼仪制度的贬损,是对君王的蔑视。服饰礼仪制度的存在,使普通百姓不敢僭越穿丝绸,同时葛布生产技术于尧舜时也有了很大进步,普通百姓人人穿葛制成的布衣不是什么问题,于是“布衣”两字渐渐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了。

据考古发掘东周墓葬的情况来看,那时候的贵族已经普遍穿丝绸,墓葬中鲜有葛麻织物出土。春秋时期,贵族穿布衣那是拿来表明自己崇尚节俭的态度用的,而不是像尧舜时期穿个细葛布衣也算是一种享受了。晋国公为了在国内营造一种崇尚节俭的风尚,自己曾带头穿布衣。齐国上大夫晏婴也曾天天穿着布衣、鹿裘(粗制的皮衣)上朝,表明自己朴实勤俭的作风。

战国末期的荀子,已经拿布衣两字来借喻平民,《荀子·大略》中有云: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其中匹夫指的是平民中地位低下的士,而布衣指的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682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