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汤殷权论语讲义为政第二篇孟懿子

发布时间:2023/12/16 11:16:38   点击数: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1053053973129699&wfr=spider&for=pc
汤殷权《论语》讲义(原创)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孔子说:“不违背礼制。”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樊迟说:“刚才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他说‘无违’。”樊迟说:“‘无违’是指什么?”孔子说:“当父母在世时,以礼侍奉他们;当父母去世之后,以礼埋葬他们,并以礼祭祀他们。”孟懿子:鲁国大夫仲孙氏,名何忌。把持鲁政的三桓之一。(因把持鲁国之政的三家大夫,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无违:不违事亲(指父母双亲)之礼。后文孔子给樊迟解释“无违”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明显是指不违事亲之礼。《集注》解释为“不背(违背)于理”,是没有解释透彻,易引起今人误会。樊迟:孔子弟子,名须。御:为孔子驾车。孟孙:仲孙,孟懿子。对曰:凡君王、上级和师长问,皆称“对曰”,是对君王、上级、师长的尊敬。讲义:一、此章主旨如冯氏(冯梦龙先生)所讲:以晓懿子为主,借他事亲之孝,以感动他事君之忠。二、这一章和下面三章,都是“问孝”的,可是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这就是孔子的教育特点之一:因材施教。我们首先来理解这个“因材施教”。孝,不是一句话、一个方面的事,是有很多个方面都需要做好的。可是在不同的人问孝时,孔子的回答却不一样,这是孔子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谁在“孝”上哪个方面做得最不好,孔子就说“孝就是这个方面”。举例来说:A来问孝了,孔子见他在A的方面做得相对最不好,就告诉他说“孝就是把A做好”;B来问孝了,孔子见他在B的方面做得相对最不好,就告诉他说“孝就是把B做好”;C来问孝了,孔子见他在C的方面做得相对最不好,就告诉他说“孝就是把C做好”。同样的,还有很多人向孔子问政,孔子也是根据其为政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给予回答,说“为政的要点就是你把这个问题处理好”。还有“三思而后行”、“再斯可矣”和“每事必十思”,这都是针对不同人的回答。(在此不再举例,以后会学到)挑存在的最大问题首先解决,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对于教育人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能把自身存在的最大问题改正了,其他的小问题还算个事吗?如果他认可了问题所在,正在努力改正,我们再对他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大的鼓舞和激励呀。还有一个细节,应当好好体会。人的学习和进步,必须要去做,才能找到感觉,才有亲身体会。当真正努力地去改正掉一个错误以后,那种收获,那种愉快,自己最清楚,这叫“入门”,随后再去改正其他问题,他就有心路可循。反过来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对一个人挑了他一身毛病,让他一并改正,这是对人的求全责备,是对人的打击和伤害,是教育的大忌。同样道理,企业也是如此,某一个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很多,也要挑最重要的问题首先解决掉,不能一股脑地全部一起解决,因为资源、人员和精力都受限制呀。教子,教导员工,教育学生,都是如此。明白了因材施教,就要知道《论语》的20篇章,好多章节孔子所说的话,都是有其背景和特定对象的,所以学者不可拿某一章孔子所讲,来针对所有的人和所有情况,那就是断章取义了。比如对ABC三个人都说“孝就是把A做好”,这显然不行。所以,要通读《论语》,当遇到某种情况时,我们首先判断事情或者自己处在哪种情况下,而这种情况下孔子是怎么说的,我们就怎么办,这就恰当了。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三、在《为政》篇,为什么多次讲孝?《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论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为政》首章,孔子就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上述这些论述中,我们应当知道:孝是“为人”之本,是“为仁”之本,是“德”之本,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所有的教育必须从教人孝顺开始。而为政又当以德为本。所以,讲为政,必须讲孝。失去了这个根本,其他一切都是无根之草,无源之水,是不能从根本上搞好的,也是不能长久的,更不能令人信服。这就是中国的“孝文化”。忠、孝相通。《孝经》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所以说,孝是大忠,忠是大孝。自古“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对父母不孝之人,是无本、无根之人,他对君王何来之忠?(今天理解“君王”,包括国家,民族,企业,上级等,不可仅拘于文字,说这是封建的东西。)所以在“为政”篇讲孝,这是从根本上的教导。寓意之深,学者当深深玩味。特别是各级领导人,更要深深体会之。为政者对于百姓是表率,是榜样。王道的核心就是“修身”、“先之”。(请见“道之以政章”)《读四书大全》云:孝为百行之源,孝道尽则人事咸顺。故曰:“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语)。亦曰:“资以事君而敬同。”使懿子于孝而无不逮(及,做到),则僭(jiàn,指孟懿子的僭越行为)不期去(没想着去掉它)而自去(它自己就跑掉了)。四、学习此章,有两个背景情况,当先知道。1、孟懿子曾受父命,跟孔子学礼。孟懿子的父亲是孟僖子,是鲁国的贤大夫,他曾跟随鲁昭公去楚国访问,因失礼而感到羞愧。回来后就努力向知礼者讲礼学礼。临死之时,他把手下的大夫召集起来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并嘱托将他的两个儿子送到孔子那里学习礼。他的两个儿子就是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所以,孟懿子也可算是孔子弟子。2、当时三桓僭礼,把持朝政。《论语.八佾第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又: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说明三家皆僭越礼制,有不臣之心,不臣之行。五、本章中,孟懿子问孝,孔子告诉他“无违”,不要违背事亲之礼,是从根本上教导孟懿子,正如冯氏所说“借他事亲之孝,以感动他事君之忠”。也有人直接点明,这是孔子借问孝之际,警示孟懿子的僭越行为,欲使之归于正。六、为何孔子在回答孟懿子“无违”之后,又将其细目告诉樊迟?《论语》讲“古之学者为己”,《荀子》讲“君子如响”。在上面的章节我们讲过了,君子的学习是为了修为自己,不为卖弄。所以君子往往是有问而答,别人问什么,我就答是什么。别人问到什么程度,我就回答到什么程度。别人不问,我不多嘴。《孟子.公孙丑下》: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孟子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在这里,孟子否认他劝齐人征伐燕国。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人杀人了,有人来问我说“杀人的人可以杀吧?”我将告诉他说“可以杀”。他如果再问“那谁可以杀他呢?”我将告诉他说“国家的狱官可以杀他”。现在,你自己跑去把那个杀人的人杀掉了,怎么能说是我劝你去杀他了呢?孟子的这段话非常明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论语》中也多处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弟子问了问题,孔子回答之后,弟子接着问“请问其目(细节)”,孔子就继续往细处讲了。这里就又有一个问题,作为弟子或学者,不明当问,不可不问,更不可不懂装懂,必弄明白、弄透彻之后才罢休。本篇下面有一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孟懿子在听了孔子的回答“无违”之后,没有再问,孔子不便多说。又担心他不明白其中含义,所以正好趁着樊迟为之驾车(有人说樊迟当时在孟懿子家里做家臣),就告诉了樊迟。意为:当孟懿子与樊迟讨论起来此事时,樊迟可以再告诉他。也有人解释说,这是孔子趁此机会同时教导樊迟。七、儒家所讲的“礼”与“理”,实质相同。礼、理,一也。就是说礼和理是一致的。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礼是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圣人制礼,是按照天道和人性之理而制定,所以礼中皆是理,而理又在礼中。故,不知理,则运用不好礼。知理,就能把礼运用得更妥帖,能够做到“权”,正如孔子说“礼中又有礼也”;不知礼,就是不知理。若能很好的行礼,则可以在礼的运用中体会其理。读《论语》,就是要懂其理,行其礼。从礼中悟理,从理中尽礼。论语每一章都不太难懂,都是讲一个点上的道理。难在把章融会贯通,一以贯之,也就是把各个点穿成线,连成面,不要前后矛盾。这是一理万殊,而万殊又归于一理。作为老师,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学术不精,或者未把儒家的学术思想搞透彻,就会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其解读的每一章,看起来似乎有理,可是听他的课多了之后,就感觉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听得越多,越觉得不是个味。原因就在这里,那就要误人子弟了。慎之!慎之(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685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