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黄河捞尸人无惧鬼神,死者为大,但就怕

发布时间:2024/3/27 14:23:16   点击数:
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李白曾在《赠裴十四》中赞叹黄河,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人人都说长江黄河是华夏儿女的母亲河,就是因为黄河流域面积庞大,像一位宽厚的母亲,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但也有一句老话: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用来形容冤情极深,而历史上真的有很多人就跳进了黄河,这样做的后果无疑是殒命于河流之中,也正因坠入黄河中的死者太多,还催生出了一个特殊的职业,那就是黄河捞尸人。

听到黄河捞尸人这个名字肯定有不少人会觉得害怕,就算是黄湖边吃黄河水长大的人,对黄河捞尸人也一直都是讳莫如深,因为很多人感觉他们每天都飘在河里,工作也是一直和尸体相关,身上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恶浊的脏东西,但是谁又能保证没有求助于他们的时候呢?所以他们和捞尸人就算是街坊邻居,也只是半面之交,素昧平生,对他们的工作内容并不了解。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因为黄河含沙量大,水域面积庞大,再加上现如今经济发展节奏快,强度高,每个人都有不少伤心往事,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在黄河边遭遇不测,或是投河自尽的新闻报道。在这些新闻报道中有船毁人亡、失足坠落、为情所困、谋财害命、自寻短见等各种原因,这一条条新闻背后,是一个个失去了未来的美好生命,更是一个个破碎家庭的痛苦哀嚎,而打捞尸体的职业就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而诞生的。

这个职业并不好做,每天都要与这些死尸打交道,被许多人认为他们在挣死人的钱不干净,但是中国人讲究的是入土为安,怎么会忍心家人朋友葬身黄河,只有好好埋葬亲人,才能让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得心安。捞尸人也是在帮助那些失去所爱的人,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好干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有些人自幼生活在黄河边,长大后没有什么文化,就做起了捞尸人,虽然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们不信鬼神,只是默默的帮助那些失去了亲人朋友的家庭,而在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他们的工作并不是盲目的捞尸,原来死在黄河中的人,一开始会沉入河底,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尸体会泡的发白肿胀,自然也会浮上河面,再看到河面上有尸体后,捞尸人一般都有一根特制的长竹竿,他们会用长竹竿先确认周边的水域状况,再把尸体拖回岸边,最后再将尸体盖上白布。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死者为大的朴素价值观,捞尸人还将尸体吊在背阴的高处上,等家属来了,就直接领着他们过去认领尸体。

一般情况下,尸体在掉入河里后,身体会逐渐腐烂最终浮到水面,但据捞尸人说:男的大多是趴着浮上来的,而女的大都是仰面浮上来,可能这是由男女不同生理结构而决定的。而捞尸人自然是所有的尸体都得捞,他们对此也毫不避讳,然而有一件事情却是他们最怕遇见的,那就是遇上浮出水面的花季少女尸体,这些少女大多是为情所困,选择自尽,这些少女大多长发飘飘,捞尸人用来捞尸体的工具很容易被长发缠上,一不小心还容易被拖下水,所以说每当捞尸人工作时遇上花季少女,都不免一声叹息。

曾几何时,陶渊明击节而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身处新时代,我们不封建,不迷信,但也要珍视生命,希望黄河水中的每一位亡魂都能一路走好!

参考文献

《赠裴十四》

《荀子·王制》

《拟挽歌辞其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688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