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名言 >> 推荐阅读处世悬镜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行之卷二②
在遥远的非洲草原上,有一种茅草叫尖茅草,它是草原上最长的茅草,刚发芽时,又细又短,并不显眼;可是只要雨季一来临,三五天的光景,它便能一下子生长到两米左右。
植物学家很好奇,就去实地观察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原来在刚长出的前半年时间内,它并不是没生长,而是努力把吸收的养分存在了根部。
雨季之前,尖茅草的茎只长出来一寸,根部却深深扎入地下达二十米,并且疯狂地向四周散开,贪婪地汲取沙土中稀缺的水分。当储存了足够的能量后,尖茅草便蓄势待发,只要雨水一落到它的身上就一发不可收拾。
像尖茅草这样通过自身的努力多积累,最后厚积薄发的案例不胜枚举,我们应当借鉴这一类成功的经验。
庄子认为:“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句话告诫人们,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只有当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荀子也感慨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代圣贤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注重积累,莫急于求成”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谨记。
冰心写道:“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浇灌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句话里凝聚了很深刻的哲学道理。
西晋时著名的辞赋大家左思,他的名篇《三都赋》就用了整整十年才完成。为了把《三都赋》写好,他一天到晚都在构思具体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力求精益求精。为了能够及时把自己突发的灵感记下来,他走到哪里都带着笔墨纸砚,一想到有什么好的句子,就立马记录下来。
十载寒暑,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三都赋》辞藻华美、文笔畅快,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文章一经问世,整个洛阳都城为之轰动,文人骚客争相传抄,一时之间连纸张都供不应求,导致纸价暴涨,这正是“洛阳纸贵”的美谈,左思也因此而名动天下。
左思用了整整十年才写了一篇足以让他流芳百世的文章,而我们周围一些人写文章,只讲求速度,不重视质量,这样的文章又能有多少艺术价值呢?任何成功者,都是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急于求成,最终只能一败涂地。
贾岛诗曰“十年磨一剑”,这是成功者才具备的一种良好人生态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很多人没有摆正心态,急功近利,总幻想着不劳而获的成功,殊不知,这种心态不仅不会成功,反而极其有害。于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想要有登峰造极的成就,就必须先承受十年磨一剑的寂寞。要知道,每一次成功所绽放的光芒,并不是那瞬间的张力,而是无数岁月所沉淀的巨大能量。
当下的你可能默默无闻,请不要急躁,可能在别人眼里你是一个平庸的人,但我们自己的心里要时刻明白:点点滴滴地积累,脚踏实地地学习,总有一天会获得成功。
宁忍胯下之辱,不失丈夫之志。当断不断,必有祸乱;当断则断,不留祸患。精于理者,其言易而明,粗于事者,其言浮而狂。故言浮者亲行之,其形可见矣。五岳之外,尚有山尊;至人之上,亦有圣人。
宁可忍受胯下之辱,也绝不能失掉大丈夫的志向。在应当决断的时候没有决断,此后必然会遭受祸患;在应当决断的时候能够决断,就不会留下祸患。所以精通道理的人,说话简单明了,对道理了解肤浅的人,说的话就会浮夸狂妄。因而那些言语浮夸的人,一旦亲自实践,本性就会显露出来。五岳虽然地位尊贵,但仍有比这更为尊贵的高山;在学识和品行方面非常出色的人之上,也还有比他更加尊贵的圣人存在。
该慢的时候就要慢,该等的时候就要等。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反而不能尽快达到预期的目的。
为人处世最忌急躁,一急躁就容易轻浮,做事情之前不能沉着冷静地分析,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尤其是当条件还不完全成熟的时候,就更不能一味蛮干,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越是心急,越容易把事情办砸。只有克服浮躁之气,脚踏实地,日积月累,最后才会功到自然成。
李渊建立唐朝后,还有一些地方割据势力与之对抗。
李世民奉命来到新绛安营扎寨,准备与刚刚逼近的宋金刚大军交战。将领们纷纷建议,趁着敌军刚到这里,还没稳住阵脚,一举出击,将其攻克。
而李世民却说:“敌军远道而来,一无充足的粮草,二无坚实的后援,他们肯定希望速战速决。如果我们主动出击,那不是正中敌人下怀吗?”
于是,李世民下令,全军整装待命,暂时闭门不出,即使敌人挑战也决不迎战。
果然不出所料,几个月后,宋金刚的大军粮尽草绝,士气低落,无人愿战,只好撤兵回营。李世民见时机已到,便乘胜追击,大败敌军。
在战争中,忍住躁进方能最终克敌制胜。正是因为李世民冷静忍耐,仔细分析敌我形势,按兵不动,隐忍待机,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决策,最后轻松取胜。如果他急于求成,按照部将的建议,冒失地与敌人交战,那么战争的胜负结果或许就会发生改变。
有人说过:忍耐是苦的,但最终会结出甘甜而柔软的果实。一个人如果心浮气躁,就不能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机会,最后功亏一篑。只有消除浮躁,承受忍耐的痛苦,忍他人所不能忍,才能成他人所不能成的大事。有一位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具有非常高的专业素养。毕业时,本来已经有家著名的建筑设计院想要录用他。
可是他想到,今后很长时间里,都要在那个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里生活,忍耐很久也不一定能有出头之日,于是便打消了去那里的念头,放弃了这个非常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后来,他去了几家较大的建筑公司应聘,可是大公司都不要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他又找了几家小公司,可是又认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去小公司太委屈自己了。没办法,他只好转行做起了销售工作,可干了一段时间,也一直没有得到提拔升职,于是便又换了几个工作。可是不管换到什么公司,他总是无法忍耐缓慢的升迁过程,对工作环境越来越不满,最终逐渐失去了工作的热情。
不久后,他联系了几个朋友一起做建材生意,他认为自己有很大的专业优势,一定可以干好。可是专业学习与做生意毕竟不是一回事,没多久,他就亏本了,和朋友也闹得不欢而散。最后,他的专业知识已经忘却了很多,由于经常转行、变动工作,也没有积攒什么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对前途彻底失去了信心。
一个人拥有远大抱负不是错误,但前提是必须要踏实肯干。浮躁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有很多人,事情刚做了一半,就觉得大功告成,开始飘飘然起来,急功近利,只求快速实现目标而看不起手边的小事,认为它们没有意义。就像上例中那位年轻人,心浮气盛,这山看见那山高,总想着所有事情一蹴而就,自己能迅速升迁、平步青云,结果在工作中沉不下心来,干什么都干不好,最后落得一无所获的境地。
仕途道路就像攀爬台阶,要一级一级往上爬,一步一个脚印,耐心做事,切不可焦躁任性,想要一步就跨越几级台阶,最后反而磕磕绊绊上不去,甚至还会摔落下来。年轻人要励志奋进,要在思想上有深度和远见,不能让自己养成浮躁的心态,急于求成。只有在耐心等待和磨砺中锻炼自己,寻找合适的契机,才能步步为营,获得最终的成功。一旦进入新的环境和领域,你就是一张白纸,要培养忍耐精神,克服书生意气,不浮躁、不轻狂、不盲动,正视自己的地位和境遇。这样才能慢慢积累经验,稳步向目标迈进,直至做到事事得心应手,最终功成名就。
踏踏实实,不好高骛远,甘于从一点一滴做起,并坚持下去,这就像建造房子一样,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才能迅速发展,才会把大楼盖得既牢固又高大。其实,这才是最稳妥、最快速的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