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6/25 17:17:25 点击数: 次
春秋战国时代,是个思想自由的时代,各种学派百家争鸣,也出现各种的同学,和同学互坑的故事,比如庞涓和孙膑,比如张仪和苏秦,比如本文中韩非和李斯。李斯和韩非是同学,都是师从于荀子,不过荀子被认为是儒家,可是李斯和韩非却都是公认的正牌法家人物。而且李斯和韩非的出身简直的天差地别,李斯是楚国人,完全是草根出身,正儿八经的平民百姓,后来曾经当过楚国上蔡的粮库管理员,而韩非是韩国王子的出身,根红苗正的韩国王室出身,不过这样的出身却并没有带给韩非什么好运,最初他收到韩王猜忌,后来因为韩国王室的血统,让他走上了不归路。韩非:我有个同学叫李斯李斯从荀子处学成后,带着知识来到秦国,要一展抱负,他最先得到吕不韦的赏识,后来受到秦王嬴政的看中,特别是在韩国派出水利专家郑国前往秦国进行“疲秦”战略(最后却让秦国更加富裕)曝光后,秦国曾经掀起了一股排外风潮,嬴政也下达了《逐客令》,要求在秦国的外国人限期离开时秦国,而此时身为楚国人的李斯上书陈情利害,说事实讲道理,列举了秦穆公以来那些外国人帮助秦国富强的例子,最后说服了秦王嬴政取消了《逐客令》。此后李斯持续得到嬴政的重用,其提出的“重金贿赂六国重臣,贿赂不成的就进行刺杀”战略得到秦王嬴政的完全采纳,可以说秦国后来灭六国而统一天下,李斯起到了重要作用,秦始皇称帝后,李斯也得以封为丞相。而韩非在韩国因为受不到重用,但是却写了很多法家的书籍,并因此收获了大量的粉丝,秦王嬴政就是其中的一个,而当秦国磨刀霍霍将灭六国的矛头首先对准韩国的时候,韩王实在坐不住了就派遣韩非出使秦国,其实从内心上讲韩非是赞同大一统的,但是从韩国的王室角度上,他又不得不站在韩国的立场上,谋求能够保留韩国。于是韩非的存韩和李斯的灭韩就出现了严重的政见冲突。秦始皇:我的目标是天下实事求是的讲,秦灭六国一旦启动,灭韩是首当其中,而且李斯在内心中也对这位同学的才华有所忌惮,害怕韩非抢了他的风头,于是他向秦王嬴政建议既然韩非不能为秦所用,就应该杀掉,于是韩非就这样被关入狱中后处死。虽然秦王嬴政对于韩非的死感到过一丝的惋惜,但是嬴政仅仅是一丝丝的惋惜,相比较于鲸吞六国,一统天下来说,李斯的重要性大得多,而韩非显得就是微不足道。而后正式在李斯的辅佐之下,秦国得以吞并天下,可以说李斯对于嬴政来说相当于刘邦的萧何。秦国一统天下之后,秦王嬴政称帝为始皇帝,而李斯位居丞相之位,成为秦帝国中仅次于秦始皇的政治人物,而且李斯与秦始皇嬴政互相通婚,还成为了亲家,而李斯的长子李由也成为三川郡的郡守,三川郡的郡治就是被称为天下之中的洛阳,曾是秦汉时期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后来刘邦也是在此称帝,李由能够在此为郡守,也足见秦始皇对于李斯父子的信任。李斯:我登上高位后,想要平稳着陆不过后来秦始皇在巡游中去世,在帝国权力交接的事后,李斯选择了年少的胡亥,而抛弃秦始皇长子扶苏,企图通过扶立胡亥的从龙之功自保,没有想到最后却是选队失败,秦末大起义后,长子李由被项羽刘邦给砍掉脑袋,而李斯全家后来被赵高诬陷,最后身死族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aoqicar.com/xzmy/1701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