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教育思想——《论语》孔子的教育思想(核心:“仁”和“礼”,“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相对平等)教育内容文(六经)——文化知识;行、忠、信——道德行为规范教学原则与方法因材施教“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提出)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谦虚笃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巩固性原则“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道德修养的方法立志有恒“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自省自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改过迁善第一,要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第二,对他人的过错采取谅解的态度。教师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富民教民个体功能:“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目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答案:A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答案:A二、孟子教育思想——《学记》(教育学的雏形)《学记》是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教育的作用社会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个体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豫时孙摩豫“禁于未发之谓豫”时“当其可之谓时”孙“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摩“相观而善之谓摩”长善救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课内外结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关键期“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教师观“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1..哪本著作中提出了“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A.《论语》B.《大学》C.《学记》D.《春秋》答案:C2.《学记》中“学不躐等”,主要体现了()。A.循序渐进B.温故而知新C.藏息相辅D.长善救失答案:A3.《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要体现了()。A.启发式教学B.因材施教C.循序渐进D.教学相长答案:A
推荐阅读: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精编题及参考答案
·END·
教师考试信息网
教师·招聘·考点·试题
北京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aoqicar.com/xzpj/16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