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国学习主席历来讲话中引用的中国经典诗
注:习主席讲话中引用过很多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言警句,如果写作时,直接引用这些句子,当然能增加作文的底蕴。但如果引用时,转自习主席的引用,则使这些名典句子,在具有古代文化内涵的时候,拥有了当代生活气息。
因此,二次引用,是文化作文化古为今的重要方式。也是避免掉进故纸堆,让文化作文具有时代生命力的重要方法。
以下为习主席讲话中引用过的名言,是高考作文写作的重要素材。
习主席历来讲话中引用的中国经典诗词、名句和民间谚语:
一.年11月22日在楠迪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并发表主旨讲话时引用: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唐·李绅《悯农二首》)
二.年11月21日在斐济媒体发表题为《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的署名文章中引用: 1.“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
三.年11月21日在奥克兰出席新西兰各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讲话中引用: 1.“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四.年11月20日在惠灵顿同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会谈时引用: 1.“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出自《周易·系辞上》。多次引用)
五.年11月17日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演讲中引用: 1.“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出自宋·欧阳修《朋党论》) 2.“国虽大,好战必亡”。(出自战国初期田和所著《司马法》。多次引用)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多次引用) 4.“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六.年11月14日在澳大利亚媒体发表题为《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的署名文章中引用: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出自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多次引用)
七.年11月14日在澳大利亚媒体发表题为《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的署名文章中引用: 1.“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八.年11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华进行国事访问中引用: 1.“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九.年11月10日,在北京为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及配偶举行欢迎晚宴前致辞引用: 1.“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出自老子《道德经》) 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出自《论语》·雍也篇)
十.年11月9日出席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作主旨演讲中引用: 1.“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出自刘禹锡《秋词》)
十一.年10月31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引用: 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出自刘禹锡《浪淘沙》) 2.“落一子而活全局”。(民间谚语) 3.“欲治兵者,必先选将”。(出自唐·张九龄《选卫将》第八章) 4.“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主张选拔官吏的标准) 5.“大帽子底下开小差”。(民间俚语) 6.“宜将剩勇追穷寇”。(出自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7.“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出自《唐太宗传》) 8.“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未知) 9.“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乱则刑乃明”。(出自《尉缭子·制谈》) 10.“执干戈以卫社稷”。(出自《礼记·檀弓下》)
十二.年10月28日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情况向全会作说明中引用: 1.“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出自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2.“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出自唐代王勃《上刘右相书》)
十三.年10月13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引用: 1.“民惟邦本”。(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多次引用) 2.“政得其民”。(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多次引用) 3.“礼法合治”。(出自《荀子·修身》。多次引用) 4.“德主刑辅”。(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汉武帝时期立法的指导思想。多次引用)
十四.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引用: 1.“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出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九节) 2.“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出自唐太宗《帝范》卷四) 3.“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出自汉末魏初王粲《仿连珠》) 4.“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王允《论衡》) 5.“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出自魏徵《魏郑公文集·谏太宗十思疏》) 7.“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出自《新唐书》卷一五《长孙无忌列传》) 8.“温水煮青蛙”。(民间谚语) 9.“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民间谚语) 10.“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出自《尚书?旅獒》) 11.“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出自《韩非子·诡使》)
十五.年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引用: 1.“一唱雄鸡天下白”。(出自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 3.“国虽大,好战必亡”。(出自战国初期田和所著《司马法》) 4.“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出自唐朝末年湖北荆门僧尚颜所写五言律诗《送朴山人归新罗》)
十六.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引用: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学而》) 2.“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尧典》) 3.“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出自《左传·隐公六年》) 4.“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论语·颜渊》) 5.“远亲不如近邻”。(出自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 6.“亲望亲好,邻望邻好”。(民间谚语) 7.“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出自《礼记·学记》) 9.“国虽大,好战必亡”。(出自战国初期田和所著《司马法》。多次引用) 10.“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民间谚语) 11.“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为政》)
十七.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 1.“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出自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五》) 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出自春秋《管子·牧民》) 3.“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出自《尚书·泰誓》) 4.“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出自春秋《管子·九守》) 5.“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出自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6.“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出自清代王夫之《思问录外篇》〕 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自《晏子春秋》)
十八.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演讲中引用: 1.“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出自《墨子·兼爱中》) 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杂说送张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 6.“国虽大,好战必亡”。(出自战国初期田和所著《司马法》。并多次引用)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
十九.年9月12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 1.“为国者以富民为本”。(出自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2.“民齐者强”。(出自《荀子》)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二十.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讲话中引用: 1.“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出自《北周书·卢诞传》) 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出自《礼记》) 3.“师者,人之模范也”。(出自汉代学者杨雄《法言·学行》)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宋代诗人柳永的《蝶恋花》) 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出自《荀子·大略》) 6.“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出自庄子《逍遥游》) 7.“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出自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名篇》)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 9.“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未知)
二十一.年7月15日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发表了题为《新起点新愿景新动力》的讲话中引用: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出自《易·乾》) 2.“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能限”。(出自清代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二十二.年7月9日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引用: 1.“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出自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 2.“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出自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诗话》) 3.“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多次引用) 4.“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出自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
二十三.年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讲话中引用: 1.“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 2.“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 3.“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尧典》) 4.“兼爱非攻”。(出自《墨子·兼爱》) 5.“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出自《易经》) 6.“合则强,孤则弱”。(出自《管子·霸言》) 7.“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出自年12月费孝通在东京召开的“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上发表的题为《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的演讲) 8.“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礼记·中庸》) 9.“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 10.“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出自《庄子·人间世》) 11.“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出自周·春秋文子《文子》)
二十四.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多次引用) 2.“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多次引用) 3.“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 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大学》。多次引用)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荀子《劝学篇》) 6.“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出自汉武帝的下诏求贤书《汉书·武帝本纪》) 7.“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出自《诗经·大雅·文王》) 8.“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出自《管子·修权》) 9.“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出自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1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古诗《已亥杂诗》)
二十五.年5月21日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发表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讲话中引用: 1.“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出自汉代桓宽的著作《盐铁论》卷二之忧边第十二篇) 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出自唐代大政治家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出自唐代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4.“亲望亲好,邻望邻好”。(民间谚语。多次引用)
二十六.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引用: 1.“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出自李大钊《青春》) 2.“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多次引用)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 4.“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出自《管子·牧民》)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左传》、《列女传》为原始出处,顾炎武最早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概念,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由梁启超提出)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出自清代大画家郑燮的诗《竹石》) 7.“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出自北朝·齐·刘昼《刘子·崇学》)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出自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 1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11.“民惟邦本”。(出自《尚书·五子之歌》) 12.“天人合一”。(最早出自庄子阐述的思想概念,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13.“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孔子《论语·里仁》) 14.“仁者爱人”。(出自《孟子·离娄下》) 15.“与人为善”。(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16.“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18.“不患寡而患不均”。(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篇) 19.“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出自《周易·益·象》) 20.“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1.“德者,本也”。(出自《礼记·大学》) 22.“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出自蔡元培语录) 23.“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出自《周易·益·象》) 2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5.“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出自梅贻琦著名论断)
二十七.年3月30日在比利时《晚报》发表《中欧友谊和合作:让生活越来越好》的署名文章中引用: 1.“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出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二十八.年3月28日在德国柏林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引用: 1.“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出自孙中山) 2.“大邦者下流”。(出自老子《道德经》) 3.“黑云压城城欲摧”。(出自于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雁门太守行》) 4.“国虽大,好战必亡”。(出自战国初期田和所著《司马法》。多次引用) 5.“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 6.“化干戈为玉帛”。(出自出自《淮南子·原道训》) 7.“天下大同”。(出自《礼记·礼运》)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多次引用)
二十八.年3月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演讲中引用: 1.“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自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古今贤文(合作篇)》) 2.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民间谚语) 3.“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 4.“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出自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的一段话) 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朱熹《春日》) 6.“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二十九.年3月27日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 1.“不畏浮云遮望眼”。(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登飞来峰》)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3.“五十而知天命”。(出自孔子《论语·为政》) 4.“吃水不忘挖井人”。(民间俚语) 5.“五十而知天命”。(出自孔子《论语·为政》) 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礼记·中庸》)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
三十.年3月23日在荷兰《新鹿特丹商业报》发表题为《打开欧洲之门?携手共创繁荣》的署名文章中引用: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三十一.年3月18日听取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引用: 1.“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民间谚语) 2.“敢教日月换新天”。(出自毛主席《七律?到韶山》)
三十二.年2月27日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引用: 1.“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
三十三.年2月18日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时,发表了《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谈话中引用: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自《庄子·渔父》) 2.“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出自《周易》)
三十四.年1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引用: 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出自《论语》)
三十五.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引用: 1.“公生明,廉生威”。(据王克煜等学者考证这是一则明清官吏引以自戒的座右铭,出自明朝山东巡抚年富之手)
三十六.年12月3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引用: 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大学》。多次引用)
三十七.年10月7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引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过山西村》)
三十八.年10月21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 1.“索我理想之中华”。(出自李大钊年8月15日在《晨钟报》创刊上文章《﹤晨钟﹥之使命》) 2.“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出自中国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胡瑗在《松滋县学记》) 3.“尚贤者,政之本也”。(出自《墨子·尚贤》)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北宋诗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三十九.年8月19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引用: 1.“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出自汉代桓宽的著作《盐铁论》) 四十.年6月6日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中引用: 1.“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出自庄子《逍遥游》) 2.“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后汉书·耿弇传》)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多次引用) 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自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古今贤文(合作篇)》)
四十一.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引用: 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出自《尚书·周书》) 2.“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出自袁枚《续诗品·尚识》) 3.“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出自李大钊《青春》)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自前半句唐代舒元舆的《贻诸弟砥石命》,完整句《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5.“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 6.“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大学》。多次引用) 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四十二.年4月28日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引用: 1.“一勤天下无难事”。(出自《易经·乾·彖辞》)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64章)
四十三.年4月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出自《庄子·秋水篇》) 2.“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出自汉代桓宽的著作《盐铁论》) 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自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古今贤文(合作篇)》) 4.“亲望亲好,邻望邻好”。(民间谚语。多次引用)
四十四.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引用: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李白《行路难》) 2.“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出自孙中山) 3.“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民间谚语)
四十五.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发表讲话中引用: 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出自《尚书·周书》。多次引用)
四十六.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 1.“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出自《荀子·大略》)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孔子《论语·雍也》)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子思《礼记·中庸)。多次引用》 5.“积跬步以至千里”。(出自荀子《劝学》,原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7.“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出自《孟子·尽心下》)
四十七.年1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引用: 1.“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出自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四十八.年1月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引用: 1.“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出自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四十九.年7月10日在第二届中非民间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新发展》的主旨演讲中引用: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学而》。多次引用)
五十.年5月16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 1.“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出自司马光评论《古文辑要》上一个故事)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序》)
五十一.年2月20日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中引用: 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出自《淮南子·说林训》)
五十二.年9月5日在中央党校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中引用: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出自《论语·述而》) 2.“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出自先秦·孔子《论语·述而》) 4.“为政之道,任人为先”。(出自孔子《论语》) 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出自《孟子·告子下》) 6.“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显学》) “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7.“天下大同”。(出自《礼记·礼运》) 8.“德刑相辅”。(出自《管子》中黄老道家的教育思想) 9.“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论语·里仁》)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11.“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出自《儒林外史》第六回) 1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三国·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1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出自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北宋诗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诗人文天祥《过零丁洋》)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左传》、《列女传》为原始出处,顾炎武最早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概念,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由梁启超提出) 1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 18.“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出自秋瑾《剑歌》) 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
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以及宏伟的“中国梦”实现等等一系列的国策,都有习主席基本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灵活运用。 习主席11月9日参加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作主旨演讲中表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活力就是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我们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多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为企业服务、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利好政策的大时代背景下,本编(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认为:中国企业也应该审时度势、抓住当下大好时机,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些营养,为自身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为中国经济腾飞添砖加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进企业文化,以前专辑中列举过不少企业已经收效显著。而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这股正起的刚劲之风,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开始重视!
知古鉴今,学以致用!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稿信箱:
qq.白癜风传染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