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国学荀子译文经典语录选自ldquo

发布时间:2020/1/19 13:23:04   点击数:

《荀子》

译文

经典语录

“荣辱”篇

译文经典语录:

1,傲慢,是人的祸患。谦虚,可以防止各种兵器的伤害。

2,和别人说话好话,比给人衣服还要温暖;用恶语伤害别人,比用矛戟伤得还深。

3,逞一时的痛快而导致死亡的,是因为忿怒;善于明察而遭残害的,是因为忌恨。

4,希望名声清白反而越来越坏的,是由于说话不当。行为正直却不为人赏识的,是由于好胜;

5,为人方正却不受人尊重的,是由于伤人;守信用却不被人尊敬的,是由于喜好独断专行。

1,大凡争斗的人,必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别人是错误的,自己果真是正确的,别人果真是错误的,那么自己就是君子而别人就是小人了,这是以君子的身份同小人互相残害了。

2,合乎道义的事情,不屈从于权势,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把整个国家给他也不改变做法,重视生命但为了坚持正义而永不屈服,这是士与君子的勇气。

3,遭到灾患而再想谨慎,那就没有用了。

4,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埋怨别人,知道命运的人不埋怨上天,埋怨别人的人就会困窘,埋怨上天的人没有见识。

5,失误在自己,却反过来责难别人,难道不是离事实太远了吗?

1,以道义为先而以利益为后的就光荣,以利益为先而以道义为后的就耻辱;光荣的人常常显达,耻辱的人常常穷困;显达的人常常统治别人,穷困的人常常被人统治。

2,欢乐和平的人常常长寿,忧愁不安的人常常夭折。

3,上天生下众民,都有取得各自地位的道理。

4,考虑问题不深入,选择不慎重,决定自己的取舍时太轻率,这是他们所以危险的原因。

5,仁义,德行是经常保持安全的方法,然而不一定不会发生危险;

1,污秽奸诈,强取豪夺,是经常遭受危险的根源,然而不一定不会安全。

2,人们极力做烦恼劳累的事而很少做欢乐安逸的事,为什么呢?答案是:由于他们浅陋啊!尧,禹这样的人,并不是生下来就具备圣人品德的,而是从经历各种患难开始,成功于长期的身心修养,等把旧质去掉之后才具备圣人的品德的啊!

3,人之常情,吃东西希望有肉食,穿衣服希望有华丽的纹彩锦绣,行路希望有车马,又希望财富积蓄得很丰富,可是一年年,一代代不知满足,这就是人之常情。

4,短绳不能汲取深井中的泉水,知识达不到的人不能和他谈论圣人的言论。

5,顺从人们的欲望是客观形势不能容许的,在物质上也是不能满足的。

6,人的本性就是小人,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没有礼法的约束,就会只看到利益。人的本性本来就是小人,又因遇到混乱的年代,接触了混乱的习俗,这就小上加小,从混乱中得到混乱。

7、浅陋无知,是天下人的共同患祸,也是人们的大灾大难。

原文:

1,?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屏五兵也。

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3,快快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残者,忮也。

4,清之而俞浊着,口也;直立而不见知者,胜也。

5,信而不见敬者,好专行也。

6,凡斗者,必自以为事而以人为非也。已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已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

7,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挠,是士君之勇也。

8,挂于患而欲谨,则无益矣。

9,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10,失之已,反之人,岂不迂乎哉!

1,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容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

2,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3,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

4,其虑之不深,其择之不谨,其定取舍桍僈,是其所以危也。

5,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

6,污慢,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

7,人力为此而寡为彼,何也?曰:陋也。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修为之,待尽而后备者也。

8,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馀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9,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

10,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有也。

11、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乱世,得乱俗,是以小重小也,以乱得乱也。

12、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也。

“荣辱观”成因:

自身的言行是招致“荣辱”的主要原因,它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自身修养的结果。

点击蓝字







































北京白癜风医院专家
点状白癜风发病要多久才能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087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