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劝学三第天之荀子之三

发布时间:2020/7/15 10:55:34   点击数: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荀子觉得学习就要从耳朵里近,用心思考,然后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一言一行端庄有礼可以被别人参照学习。小人学习就不一样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嘴里乱说不用心想,那么身体力行更不可能了。以前的人学习是为了自身修为,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人前卖弄。

有的事,不问他他还瞎说说就是傲气急躁,问他一个事说俩事就是唠叨黏糊,这都不对,君子不应该这样,应该有一说一。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习最方便的是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礼、乐都是有规则但是靠行动和练习不是说着玩的;诗经和尚书都是以前的事离得有点远了;春秋的语言简单,但是意思难懂。只有向身边的君子学习他的言谈举止,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收益。所以说,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很重要。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学习第一是向楷模学习,第二是向礼法学习,如果不学习楷模不遵守礼法,那么知识成不了体系,就是囫囵吞枣读书而已,到死也是个酸臭的人。先王的法度和仁义都是在礼经里面体现的,学习礼法,就像抓着领子抖落真皮大衣一样很容易就顺了。所以先学礼法再学诗书,否则就像拿手指头测河流那针尖舂米拿锥子夹菜,不好办。所以尊重礼法,即使不明白礼法但也是守法之人;不尊重礼法,虽然能够分辨好坏但说不出一二三来,也是个小散儒。

为了稻粱谋,代卖乡关酒,品质推荐,亲身体验,喜欢请扫码下单。

乡关野酒是野夫亲自选做的,如果您读过野夫的《乡关何处》,曾有黯然神动,正好来一杯。(京东有卖,所有渠道价格都一样,通过下面链接买,我可以吃个肉夹馍或者鸡腿)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图片如侵权,留言,删。

孤鸿鸣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120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