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科二教育学与心理学人物理论与实验合集常
在科目二的主观题与客观题的考查中,常常涉及到各类教育学与心理学专家的理论,以及他们所做的实验,课代表今天拜托老师一次性总结了一批,供大家参考~
教育一词的由来
1.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教育”一词的最早出现。2.最早对教育一词做出的解释说明: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所善也。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2.心理起源说人物:孟禄3.劳动起源说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孔子
1.代表作品:《论语》2.主要教育思想(1)教育作用:对社会发展作用:庶、富、教对人发展作用:性相近,习相远。(2)教育对象:有教无类。(3)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4)教育内容:文行忠信(5)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二
《学记》
1.地位:中国、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2.主要教育观点:(1)教育作用对社会发展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对人发展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2)教学原则①教学相长原则②豫时孙摩原则③长善救失原则④启发诱导原则⑤课内外结合的原则二
苏格拉底
1.产婆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2.提出问题:美德是否可教四
柏拉图
1.代表作品:《理想国》2.教育目的:培养哲学王五
亚里士多德
1.地位:“百科全书式教育家”2.著作:《政治学》3.主要观点(1)教育目的:和谐发展(2)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六
昆体良
1.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2.著作地位: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七
培根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下来八
夸美纽斯
1.《大教学论》标志教育学独立形态的萌芽2.地位:教育学之父3.教育观点①教育思想:泛智教育②教育制度:首次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③教育原则: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口诀:夸大侄子学拌饭九
洛克
1.教育著作:《教育漫话》2.教育思想:白板说、绅士教育口诀:绅士洛克在白板上画漫画十
卢梭
1.教育著作:《爱弥儿》2.教育思想:自然主义教育口诀:卢梭爱自然十一
赫尔巴特
著作:《普通教育学》:独立的教育学的正式诞生主要教育观点一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二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口诀:一二三四特普通十二
杜威
1.地位:现代教育代言人2.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3.主要教育观点①三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②一目的:教育无目的论③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④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⑤活动课程:做中学口诀:一无三三无十三
凯洛夫
著作:《教育学》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十四
马卡连柯
1.著作:《教育诗》2.贡献:流浪儿和问题儿童改造3.教育思想:集体主义教育口诀:老马留诗集十五
杨贤江
著作:《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十六
赞可夫
思想:一般发展性教学理论口诀:发赞十七
苏霍姆林斯基
思想: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口诀:全面和谐好司机十八
布卢姆
1.教育目标分类(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2.掌握学习口诀:木(姆)有目标和掌握十九
布鲁纳
思想:结构教学论;发现学习口诀:哪(纳)有结构和发现二十
瓦·根舍因
思想:范例教学理论口诀:瓦砾(例)二十一
巴班斯基
思想:教学过程最优化口诀:巴班斯基最优化二十二
蔡元培
地位:学界泰斗,人士楷模思想: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口诀:蔡五学人二十三
陶行知
地位:万世师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生活教育理论口诀:掏空万民生活二十四
人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
内发论代表人物1.威尔逊:基因复制2.格赛尔:成熟机制3.高尔顿:《遗传的天才》4.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5.孟子:性善论6.董仲舒:性三品说7.弗洛伊德:性本能口诀:内有四尔梦董佛外铄论代表人物1.墨子2.荀子3.洛克4.华生口诀:外出莫寻落花生二十五
教育目的理论
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1.孔子-忠君爱国的贤人和君子2.柏拉图-培养哲学王3.赫钦斯-为社会培养智力卓越、思维习惯良好和技能优秀的人4.凯兴斯泰纳-造就合格公民5.孔德、涂尔干-社会学家口诀:掰开两孔会干喝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1.卢梭-自然人2.裴斯泰洛奇-使儿童一切天赋和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3.帕克-一切教育的目的,是人,是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4.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口诀:卢梭怕三洛学习动机理论
代表人物1.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2.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3.成败归因理论:维纳4.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学习实质:条件反射的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实验:狗的实验过程:食物是无条件刺激,食物引起的分泌唾液的反应是无条件反应,整个过程叫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天生的,如眨眼、抓握、吮吸、膝跳反射等。听到铃声无分泌唾液反应,此时铃声是中性刺激。条件反射期间,摇铃给食物,之后只摇动铃声就能分泌唾液,铃声引起狗的反应过程是条件反射。此时,铃声属于条件刺激,分泌唾液的行为叫条件反应。所有条件反射都是学习。条件反射都是经过后天形成的。启示:获得条件反射的获得,条件反射从无到有的过程。消退获得的条件反射慢慢消失的过程。刺激泛化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相同反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小孩见到穿白大褂的就哭杯弓蛇影2.联结主义理论别称:尝试错误说、试误说实验:桑代克迷箱实验结论:学习实质是形成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进程是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规律:准备律:当要产生某种学习前要做好准备如猫处于饥饿状态才会吃鱼教师突然袭击违背准备律练习律:经过学习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要经常练习。如猫学会按开关出来吃鱼,想让它保持住,就得多按开关让它出来吃鱼。长时间不按开关吃鱼,就忘记了补充:桑代克提出遗忘的消退说之所以遗忘就是因为记忆痕迹衰退效果律:当学习者表现出你想要的习惯要让他体会到好的效果如猫按开关就能吃到鱼,如果学生产生你想要的学习要及时表扬。3.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人物:斯金纳实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观点:1.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先有刺激,再有反应操作性行为先有反应,再有刺激区别:是先有刺激还是先有反应例子:应答性行为学生听到铃声,跑进教室看到红路灯,停车操作性行为学生因积极回答问题,受到表扬,形成习惯2.学习实质: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基本规律: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目的是为了增加某种行为正强化:给予一个刺激,让某种行为出现次数增加如通过表扬,让主动回答问题次数增加负强化:取消一个不愉快刺激,让某种行为出现次数增加如表现好了不让干家务逃避条件作用:天忽然下雨,赶紧躲开避雨,以后雨点一打到身上就躲开回避条件作用:看到刮风、打雷,雨点将要落下来,就赶紧躲开二者区别:不好的刺激有无作用到自身例子:厌恶刺激已经作用自身叫逃避走入一个人多、乱的屋子赶紧出来走路时看到路边垃圾赶紧离开(看到已经讨厌)看到预示厌恶刺激出现的信号就躲开叫回避听到车的喇叭赶紧躲开惩罚:分为呈现性惩罚和取消性惩罚,惩罚是为了减少某种行为呈现性惩罚:呈现一个不愉快刺激,让某种行为出现次数减少如没完成作业罚站取消性惩罚:取消一个愉快刺激,让某种行为出现次数减少如写不完作业不让吃零食。消退: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如学生为了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