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微谈十九礼论

发布时间:2022/4/20 14:17:57   点击数:
广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1114/4517271.html

  这一章讲的是礼,作为儒学理论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礼的阐述也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荀子要谈一谈为什么会产生礼。当然这里的礼,指的是古代的那种等级制度,而不是今天所说的礼仪。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故礼者养也。   作者认为其根源在于:资源有限而欲望无限。如果让所有人都能满足欲望,定是不可能所以有必要划分层次,进行资源分配,礼就是其中的维系。   而这些规则有哪些呢?   贵贱有等,长幼有差。   高贵低贱有等级,年长年幼有顺序。前面一点现在自然不可取,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无贵贱之分,不过人之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在现在这个社会还是解决不了的。后面一点毋庸置疑,长幼有序,尊敬老人是我们应该永远保持的一种优良品性,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果不让,反而是一种不公平。当然,也不是说我们什么事都要让着,只是做事要多考虑考虑他们。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天地自然,是我们生长的根本,所以我们要敬重天地万物。这点,无错。   先祖是我们的根源,我们要饮水思源,才能走向未来。这点,无错。   君主是太平的根本,这一点当然存在问题。君主或者管理者本身并不是天下太平的根本,好的管理者领导下的人才是天下太平的根本。    凡礼,始乎梲,成乎文,终乎悦校。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复情以归大一也。   作者认为礼刚开始是很简略的,后来变得丰富起来。最好的礼仪,形式与情感恰到好处,次一点的是某种超过某个,最差的是只有情感,毫无形式。当然,个人认为,只有形式,同样也是最次的。   下面是荀子觉得礼仪是世界运行的规则之类的,这个没什么意义,我们就不谈了,直接来到生死观。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   生与死,应该是相当严谨的,而不是现在有些人说的那么简单。重视生而忽略死,是对失去生命者的不尊重。而个人认为重视死而忽略生则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不尊重。所以说荀子提出过一天把死者放入棺木,过三天穿丧服是有道理的,因为死者并非没有活的可能,扼杀这种可能,是一种罪恶。   至于服丧三年,实际上是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哀思,而限制年数,则是让人不要沉浸在悲痛之中。毕竟,路还要走。同样,祭祀也是让人回忆起故人的一个方法。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这一点也是可以采纳的,礼仪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取长补短,增减内容,表达真实情感。            

孽风扫沙吴溪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67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