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闲谈战国时期德不配位的超级猛人吴起
我们中国五千年历史,出现了很多牛逼人物,不败将军,比如韩信,孙武等,各有各的见地,有些人说他们不败将军却是有争议的,但有一位我觉得应该是没有争议的,那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吴起,这个人肯定是未尝一败的将军,但这位的人品却十分不咋地,所以我才说他德不配位。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他怎么德不配位,怎么就是位超级猛人。
老规矩,说做个简介吧。
吴起(前年-前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这个简介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吴起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人,他是文武双全之人,不但会武艺,还懂军事,会打仗,且还懂政治,会改革搞经济。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他好比是吕布(武艺高)加曹操(会带兵懂政治)再加商鞅(会改革)的组合。
这些吴起的能力我们一个个来说。
一:会武艺
要说他会武艺首先还要说另一个特点,就是他是位”官迷“,也可以说他是为了表现自己。正是这个特点直接书写了他以后的人生。
吴起的家境实际很富有,但他想做做官,想出人头地啊,所以为了在政治上求得发展,曾到处奔走寻找门路,花了不少钱,弄得倾家荡产,也没得到一官半职,但却遭到乡人的讥笑、诽谤。吴起为此气愤不过,杀了诽谤他的三十多个人。
大家注意下,他杀的是三十多人,这有一个问题,这三十多人是分散一个个杀的吗?我觉得不是,因为古代的时候虽然没有监控,但分散分很多天杀三十多人,也是不现实的,毕竟那时候还是有官府的,杀一人是会有官府追捕的,我们可以发挥脑力想象下(没有具体文献告诉如何杀的),应该是这样的:吴起求官失败,于是走在路上,遇到了一群认识他的人,大家都对热衷做官,散尽家资却一无所获的吴起认识,所以就都在笑话他,,于是他气不过,就把那一群讥笑他的人杀了。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所以大家想想一个人能杀这么多人,却还能成功逃走,武艺不高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推断他武艺高强,且他在临逃走时,他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吴起先去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术,但他母亲去世后,吴起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家奔丧守孝。曾申认为他不孝,不配做儒家的门徒,跟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此后,吴起弃儒学兵。从此开始了他不败的传奇故事。
二:不光彩的起点
吴起一生为三个国家服务过,分别是鲁、魏、楚。
他最先为鲁国服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事很多,就在这一年公元前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国震动,一时又找不到得力的大将领兵,这时鲁穆公想启用吴起,但他对吴起又特别不放心,犹豫不已,原因是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吴起了解情况后,为了打消鲁穆公的疑虑,也为了能够展示他最近几年学习兵法的水平,他太渴望有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了,所以他居然把那位是齐国人的老婆给杀了,终于他得到了这次机会,鲁军在他的带领下打败了齐国。仗是打赢了,但鲁穆公一看,这人才华了得,但功利心太强,为了功利居然杀自己的老婆,于是罢了他的官。这时不巧的是吴起的领导季孙氏也因懈怠宾客被杀,怕受牵连,经人劝说,吴起决定离开鲁国投奔魏国。
这是吴起的军事起点,坦白说这个吴起人品实在太差了,为了功利为了证明自己居然把老婆给杀了,这种人注定让领导觉得太阴森,太功利,不敢重用,大家想万一这种视权为命的人大权在握,尤其是他军权在手,他的领导该多么的不放心,所以这种人注定只会成为棋子,永远不会受重用,也注定了吴起悲壮的一生。
三:历史上的重色彩——魏武卒
魏武卒在历史上鼎鼎大名,她就是古时候的特种兵,比如类似的有李世民的玄甲军,岳飞的背嵬军等。这些部队都是特种兵,都是精锐军队中的精锐,无一不是可以以一当十,当百的精锐。当然要说到魏武卒还要先从开始说起。
公元前年,吴起来到了魏国,魏文侯知道吴起是位了不起的人,于是吴起受到了魏文侯的重用,拜他为魏国的大将,统领魏军。于是开启了吴起大放异彩的军事之路。这时的魏国最主要的敌人来自强大的秦国,但当时的魏国国力羸弱,必须做出改变才能让国家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吴起向魏文侯说兵不在多而在“治”,他建议魏文侯用他的新标准考选士兵,组建一支精锐部队,名叫武卒,并最终得以施行。
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也就是说,士兵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就是重甲的别称),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一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可以成为武卒。这就是特种部队嘛,于是魏国几乎举全国之力,花重金打造了魏武卒。魏武卒人数高峰时达到5万余人。
这就是魏武卒的由来,而正是这个部队,让魏国成为了当时的霸主,魏武卒几乎称霸一百年,这当然是吴起的功劳。所以说魏国能称霸一时跟吴起的付出是分不开的。那吴起一手打造的魏武卒究竟有多厉害呢?从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那场著名的阴晋之战这二十年时间里,吴起带领魏武卒与天下列国大小战役共76场,其中64场胜,12场平,列国无不畏惧强大的魏国和吴起,且吴起也被人称为“战神”,而魏国的崛起却是踩在老秦人的血泪之上。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说说公元前前的那场著名的阴晋之战。阴晋之战的背景,就是秦国有大片的领土被吴起所在的魏国占领了,秦国人心有不甘,于是在公元前年,秦国将领率领50万大军讨伐魏国西河郡(原属秦国被魏国占领),吴起率领五万魏武卒外加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大败秦军。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经典以少胜多战役。具体经过就不多说了,反正此次战役后吴起的声望达到顶峰,秦国都有灭国的风险,但这位不败将军的神话还将延续。公元前年,魏武侯以吴起为将,率军讨伐齐国至灵丘,齐国大败。
魏武卒在吴起的手上起到了百战百胜的作用,离开吴起后就不那么灵了,尤其是吴起到了楚国,还大破了不败的魏武卒,且在公元前年,马陵之战爆发,魏武卒遭齐军伏击,主将庞涓战死,魏国衰落,魏武卒元气大伤,威风不再。
公元前年,秦将白起于伊阙大败魏韩联军,斩首24万,魏武卒损失殆尽,从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支历史神话一样的部队,在纵横历史一百余年的时间里终于退出舞台了,但给予她生命的却是吴起这位超级猛人。
同样吴起这位超级猛人实在太猛,终于也在魏国呆不下去了。原因也很简单一是他的”旧疾“——官病。二是他实在太猛招人嫉妒了。
魏文侯去世后魏武侯继位,魏国相国之位按照能力来说,应该是吴起来做,吴起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非他莫属,实际上开始由田文来做,虽然田文很多能力不如吴起,吴起也不怎么服他,但有一点田文的能力比吴起强,那就是团结人心,尤其是新君继位,政府确实是要一位会团结人心的人来做相国,确保国家安稳,所以吴起也不再执念,但田文做相国时间并不长,就去世了,继位的却是一位什么都不如吴起的公叔痤,且此人不但心胸狭窄,还很阴暗,他觉得吴起功劳太高,对他的相位是个巨大的威胁,于是开始了对吴起的污蔑与排挤。于是公叔痤在他仆人的建议下设置了一个计谋,(公孙夫人是魏国公主,在一次宴会上故意让夫人刁难自己,让吴起看到公主不好伺候,而又欲让魏武侯把一位刚成年的女儿嫁给吴起,吴起自然拒绝这门婚事)正是这个计谋让魏武侯开始猜忌吴起,而吴起在猜忌与排挤下,不得不逃离了魏国。于是魏国开始走下坡路,吴起又在另一个国家施展拳脚。这个国家就是楚国,最后吴起也是死在楚国。
四:在楚国的岁月
1。吴起变法
公元前年底吴起来到楚国,楚国当时的国君楚悼王大喜,马上召见吴起,这就好比现在的BAT的高级人才来到别的互联网公司一样,那是绝对重视的,更何况吴起的战绩在那,谁不知道他就是战神啊,所以楚悼王对他非常重视,刚去就让他做了一城之主,负责管理一座城池(宛城),吴起管理的非常好,第二年马上就升他为令尹(相当于相国),来管理整个国家了,于是吴起就开始了变革之路,吴起变法开始了。吴起变法具体内容就不多说了,这些太枯燥,估计也没人想看,总之吴起变法让楚国变的更加强大了,但也触犯了贵族的利益,所以吴起悲剧式的命运也就注定了。
总之一句话吴起变法让楚国变强了,但让贵族非常不爽,如果楚悼王能活的更久些,也许天下就是楚国的,就没有秦国扫六合的事了。在那个时代,谁得到了吴起,谁重视重用吴起,那天下就有可能就是他的。
2。军事行动
吴起的变法使楚国成了强国,在吴起的南征北战中楚国的领土扩张,往西又打败了秦国,许多国家都不再敢惹楚国。
公元年,魏、赵两国为争夺卫国而交战,魏、齐、卫联合伐赵,赵王向楚国求救,吴起请愿出兵战胜魏国,结果公元年,吴起领兵打败了魏国,魏国的杀手锏——魏武卒,在创造者面前也是不堪一击,一向战无不胜的魏武卒也被吴起率领的楚军揍的七零八落,捷报不断向郢都传来的时候,楚悼王可因为太激动突然病逝(幸福来的太忽然了,有可能楚悼王有心脏病)。吴起的转折甚至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由于楚悼王的逝世而来了。
3。吴起被杀
公元衣年楚悼王死后,楚国的贵族们对吴起清算(由于变法损害了贵族的利益),就算是死吴起还是在用计谋,吴起去悼念楚悼王,在场的贵族发动了叛乱,要射杀吴起,楚国贵族们用箭射伤,吴起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将箭插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大喊:“群臣叛乱,谋害我王。”贵族在射杀吴起的同时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但吴起被射死,且死后还被车裂。按照楚国法律的规定,“丽兵于王尸者”,将被诛灭三族。新即位的楚肃王根据此规定,命令令尹把射杀吴起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楚国贵族与吴起同归于尽,楚国贵族有多恨吴起大家可想而知。当时这些贵族为了泄私愤,也把楚国可以称霸世界的机会丢弃了,而那位天下无双的吴起也最终因为变法而陨命。
五:吴起的贡献与影响
吴起光辉灿烂的一生,是那个年代可以说无人能及,他写的兵书叫:《吴子兵法》与孙武一起被人称为“孙吴”,后世将《吴子兵法》与《孙子兵法》合称为《孙吴兵法》,北宋时期将《吴子兵法》列入《武经七书》中。当然根据《汉书·艺文志》兵家权谋论著中记载吴起著有《吴起》48篇。现存《吴子兵法》仅有六篇。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唐朝开元十九年(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武庙,它以周朝开国丞相、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人从之,“燕王昌国君乐毅”便是其中之一,同时代被列入“武庙十哲”的只有乐毅、白起而已。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吴起。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吴起亦位列其中。
六:总结
纵观吴起的一生,他的能力非常出众,文武双全,他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但他杀妻求名的事却是他一生的污点,所以历史对他的记载不是很多,也不是很正面,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真正能做到不败的将领不多,但吴起是一位。吴起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波折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也在追求功名,但随着魂归黄土,功名也终归黄土。
战圣之殇“:吴起传传记李宝寅著华龄出版社2京东¥53.9购买已下架如果有读者觉得想更了解吴起的一生,可以通过上面的链接去拍本吴起传的书,好好看看,我觉得吴起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的能力值得我们仰慕。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了,我是闲时谈历史,喜欢的朋友请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7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