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师严道尊意义的回归双展探寻油画发

发布时间:2023/4/10 11:54:50   点击数:

历百年迄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可谓名师大家济济一堂,鸿篇巨帙,成果斐然。从20世纪早期开始,中国最早一批赴欧洲和日本深造、之后回到中国传播油画艺术的前辈先驱们,在祖国这片土地上播撒下了用油画参与现代美术史进程的种子;年,中央美术学院正式组建油画系,并于年率先实行导师工作室制,成立最早由吴作人、罗工柳、董希文为导师的三个工作室和王式廓领导的研究生部,成为中国油画教学的最早基地。年,以中国艺术的现代化为理想,以现代艺术教育思想为核心,经当时油画系主任闻立鹏倡议第四工作室设立。年,油画系再次顺应学科发展需要设立第五工作室,以抽象艺术为理念,对油画系学科架构作出新的补充。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正是适应绘画的创作与教学,适应艺术审美的变化,从不同的视角通过对绘画语言和绘画观念的研究,生发出丰富的视觉内容,不断努力激发油画语言的活力。

正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同期展示的“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和“意义的回归: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进行时”双展连日来吸引众多业内人士及油画爱好者前来观展。

“师严道尊”,出自《荀子》和《礼记》,是央美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师道精神”传承的写照与强调。展厅内,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山歌》、费正的《长江》、朱乃正的《神秘的青海湖》、詹建俊的《柴木错》《旭日》、袁运生的《收获歌》以及谢东明的《天路》、喻红的《红色肖像》和刘小东的《空城计》仇晓飞的《蚁穴》洪凌的《落朱砂》悉数亮相,串起由董希文创建的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不断书写的一篇篇壮美华章,它们成为推动中国油画艺术发展并形成“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的核心力量,堪称中国现代油画史上的典型案例。

回望历史,第三工作室从建立之初便广收博采、兼容并蓄,一方面扎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也注重对西方油画艺术的自主吸收、融会贯通。同时秉承董希文“油画中国风”的学术理想,围绕“因材施教、顺水推舟”的教学理念,在塑造国家形象和培养油画艺术人才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后,在詹建俊的主持下,第三工作室始终坚持基础训练的规范和法度,创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引导学生探索和发挥自己的个性,教学中坚持“严宽结合”,既不保守、也不放任,践行着“自觉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的学术主张,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毕业生,成为今天中国油画艺术界的中坚力量。

“‘严’是对油画的绘画技巧、艺术语言、表达能力的严格要求;‘宽’则是指应具有广阔的艺术视野,建立不同艺术的兴趣,有追求、有理想、有心胸。”詹建俊认为,油画第三工作室始终坚持发扬中国审美观,发挥创新的思维与能力来创作出更好的油画艺术作品。

新世纪以来,第三工作室的教学相继在谢东明、喻红两任工作室主任的主持下,不忘董希文提出的“广收博采,为我所用”的教学传统,清醒而理智地坚守严格的写实基础训练,在教学中做到严谨的训练与活跃的思维并重,并持续深入探寻油画语言本体在历史演进中生成的独立价值和潜在精神空间。在全球文化艺术景观化、媒体化的多元图景中,培养出来一批批毕业生为中国艺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三工作室的传承不是口号或者风格式的传承,而是体现在各个时期的教学行为当中,体现在每一位先生的言传身教与身体力行当中。”

移步展厅,央美油画系在任的22位教师共40余件(组)近期代表作品,共同构成“意义的回归”展,其展览含义直接指向当前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的创作现状和思考,研究油画作为绘画的当下性意义。展览并不以工作室为单位进行分区展示老师的作品,由于教师们的创作更趋向于个体生命的表达,在某种意义上突破了学院化主体性绘画的边界,使得个体情感、个性化表现语言和实验性探索在创作中得到强化。

百年以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历代教师们在教学上产生过历史性的影响和示范效果,并且紧扣时代的脉搏,创作出了大量经典的作品。今天,面对新的时代潮流及国际艺术语境,油画系五个工作室的教师们,遵循前辈们的脚步,在教学和创作上实现了转型,显示了他们作为集体力量对于油画绘画的信念和坚守,在反思与思辨的国际对话里,自觉地确认油画绘画的当代意义。该展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认为,油画的表现性已经成为油画系目前在职教师创作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重新认识油画乃至绘画的意义及其美学价值、社会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在百年中国油画发展的历史中,中央美院是一个重要的缩影。“师严道尊”和“意义的回归”两个展览的同时举办,体现中央美院百年来油画教育教学和油画创作研究学术传统,对于探讨新的文化情境下油画教学和创作的“意义”,坚持油画的本体语言,拓展油画的艺术表现力有着现实意义。在新媒体和各种媒介艺术不断发展的当下,摄影技术、互联网技术、新媒体交互技术不断制造新的视觉体验,以绘画呈现客观世界、获取图像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油画也面临着如何继续发展的考验,如何使油画在表现新观念,体现油画本身的语言方面开拓更多的可能性?”或许需要艺术家坚守朴素的初心,用从心到手的劳作追求油画的品质与品格,提高油画的艺术感染力,这不仅对于央美这样有清晰学术文脉和丰厚学术传统的集体来说重要,对于这个时代中国油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明融媒记者田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83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