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读雁丘词述怀

发布时间:2025/2/7 12:03:50   点击数:
献君一曲雁丘文.品尝千古人情味

作者/田伯仁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这是金末元初文学家、史学家,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的元好问(一年,字裕之,号遗山)在他的《雁丘词》中留下的千古名句。

尊雁丘词事

年间,一位十六岁的少年来并州应试,在汾河岸遇到一位携带着两只死雁的猎人。猎人给他讲述了一个奇闻:早上,当他用罗网捕住了这两只雁时,雄雁拼命挣脱了出去,他就把网住的这只雌雁杀了。没想到,脱网的雄雁却怎么也不肯飞走,在空中不停地盘旋,悲鸣。最后,竟一头从空中疾冲而下,投地而死。

听罢大雁的故事,少年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是,他从猎人手里买下这两只死雁,将它们葬在河水之滨,并用石块垒起了一座坟墓,起名叫“雁丘”。同行者感其情,多为赋诗留记。

大雁凄美悲壮的故事,久久萦绕在少年善良美好的心房中,于是,“天性使然,真情所至”,便从胸中迸发出意味深长、享誉千古的“一问”及其引领的《摸鱼儿.雁丘词》。

这少年就是后来成为一代文宗的元好问。

二则《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敬万古人情

若非史载,《雁丘词》所含境界情坏,问谁能猜得,竟然出自十六岁的少年。

这年纪,应是情窦初开,涉世未深,人情世故尚浅之时。可是他那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振聋发聩,倒像是饱经沧桑之人发出来的千古一问!

只这一句,方寸之间,顿觉人情智趣,善恶存储,天性使然。回首往事万千,有谁这样问过?试想当年,若非“好问”之一问,问情为何物…。那么,何来雁丘,又焉有感人肺腑、警世醒人、留芳至今的宝贵文化遗产“雁丘”和《雁丘词》!

只这一问,足见少年好问,心地善良,性情温厚,天生的人质高雅。亦可见一念之间,爱恨分明,善恶立现,因果井然,有序不偏。

这正是,天性真情初心宿定,小小年纪,抱善好问,便铸就了“雁丘”,溢美了人情。呼喊出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问一情,成就了一代文雄,留下千古华章万古情。

只这一问,看似咏物,却是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故事,给予细致描绘,加之悲剧气氛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大雁钟情并以生死相许的艺术形象。

词的行文跌宕起伏,从一问开始,进行描述,有雁生前逝后的欢乐和凄苦;有往事追忆又有未来的希望。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只这一句,让人明了词中汉武帝盛典之消逝(斯时武帝有《秋风辞》,为悲秋杰作。若武帝再世,想必亦同感于《雁丘词》),反衬雁丘之长存。说明了钟情在众生中的崇高地位。这也是词人朴素的,肇始于夏,成于春秋,兴之于后世的儒家民本思想的折射。

词中景情交融,表达对大雁殉情的惋悼。“天也妒”二句,写雁之殉情使它不像莺和燕那样逝去而鲜为人知。以雁的声名会使“天也妒”来予以褒奖!

只这一问,比、拟之间,让后人发出多少感慨:五千年读史,九万里问情。时至今日,彰显民情企盼、人性“情爱”之美好,感人至深的《雁丘词》和千古雁丘尚在,并垂青史。

可那些在代代人生漫长的旅途上,浪得虚名,无情无义于众生者,“尔曹身与名”如过眼云烟,终会淡出人们的视野,随风飘去了。其人可悯,其情可悲。

只这一问,让人想起,“情者,性之质也(荀子)”。大意是说,一个人的本性是自然生成的,本性的实质是情感。遂有了“儿女无非天性,英雄无外人情”。生来性本善者,当“既怜儿女有英雄”。因为“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

中华始祖华胥

只这一问,问醒了多少人。悠悠天道,循演了几世情?今天这一轮人情,自鸿蒙初辟,几个石头磨过来,纵贯上下亿万年。

从美好的华胥梦境,到羲皇的“两仪”起步,这情啊,…飞翥阴鉴,飘过易魂;颂秦时明月,跨汉代雄关;…赞过唐太宗的“天下之大,黎元为先”,喜过宋太祖的“千里送京娘”;…悲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阅过多少“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叹过“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路走来,情染的岁月,无论个人团体,兴衰皆由情注定!

俱往矣,一杯浊酒醉长空;细思量,几度夕阳情,落照“雁丘”红。

只这一问,让人悟得“门前沧浪水,胸中懵懂山”。天性人情,如鸢飞鱼翔,高深莫测者,天机也。念“万水千山总是情”,唯愿手书青山,轻弹绿水,迎朝暾而放歌人生…阅人间春色,听长空雁叫:顿觉万类苍穹,过眼烟云,万法皆空,惟内涵哲理的因果不空。因为“因也是情,果也是情”,爱恨交加,善恶分明。终是其宗啊!万物循环往复,结果都是因为一个情。

只这一问,千百年来,让人体悟雁情,守护人情。珍惜那围绕着家国情怀的:“爱情,似青梅竹马而无猜;友情,听高山流水而知音;亲情,因血缘厚重而弥坚”。

唉!何谓天之大礼,当属人之常情!

尤其是爱情,《雁丘词》给人最大的启示,即爱情的神圣是共享的,绝非是少数人的专利。相濡以沫也好,相忘江湖也罢,执着如鱼贯雁行,纵使面对千难万难,压力重重,也要欣然获得!惟此,才能保证华夏好传统薪火相传。

“雁阵排空,人字前行”。庄严、珍惜人间“三情”,与爱护自然,尊重生命同行,乃人的不朽之情,亦是命运趋向圆满的保障!

后记:不了情

诗曰:

清虚雁语诵天机,人面桃花最可惜。

别道衡阳云梦远,巫山神女永相期。

“问世间,情为是物,直教生死相许。”只因这关乎人类命运的情,有史以来,执着者铺天盖地。惟愿这无形不知所起、却能醉美万物的情,以其温厚纯良永远流芳!

看日出东方,照人海茫茫;天涯共此,雁阵行行。来也情长,去也情长,各诉衷肠。

年(兔年)仲春于北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97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