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舜帝,故乡在我大余姚
据《孟子》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孟子在这段文字中只说舜生于诸冯,并没有说明诸冯在哪里。但全国有6处诸冯,21处历山(传舜帝耕作的地方),且有关传说都与舜的生平相关。为此,舜的故里在哪里有颇多争议。
姚舜出生地的六种版本版本一:姚舜出生在余姚
余姚县西30里有诸冯、姚墟,诸冯至上虞封惠30里有握登山,据说是后人为纪念舜母姚握登出生地而命名;康熙《余姚县志》记载:历山在县北三十里,有象田、舜井、石床,石壁镌“耕隐”二字,相传是舜耕处,有舜庙,留有遗迹。目前余姚历山虞舜的传说已被浙江省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光绪《余姚县志·山川》记载:“虞山在县北三十里”,今属慈溪市横河街道石堰村。晋《太康志》载:“舜在余姚故乡避丹朱(尧帝长子)石屋山。”此地是舜的垦荒之地,因此称为“虞山”。今虞山庙尚在,三间平瓦房坐东西面东,内有“虞舜塑像”。右经堂、左经堂有一醒目对联:“秋风禾粟有虞田,晓日山川神禹迹。”这里说到的虞田,也是舜在这里种过田的意思,肯定了虞山、虞山庙是舜的古迹,不远处立有“慈溪市人民政府文物保护”的石碑。附近石屋山的石屋洞内,还存有石床、石椅等,传说是舜避难时的遗物。
据考,余姚诸冯馒头山舜做陶器的窑址尚存,并且很完整,有大量先秦时期的古陶器;此外,还有舜母握登祭地“孝娘门”和尧嫁二女之地“清水门”。“清水门”又曰“清四门”,《史记·五帝本记》云:“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因当时尧、舜、禹在会稽指挥治水,会稽县离余姚诸冯只有60里,于是经常在诸冯清四门召集百官。
传说尧相舜处的“尧山”,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太阳山”,舜钓鱼处赛天洞的“钓鱼坑”,以及舜在诸冯放牛读书之地“笔架山”,如今都保留着原名。据《荀子·大略》记载:“姚舜拜师务成子”,相传姚舜求学处即在今余姚清贤寺位置,原有三间石屋,称社稷庙,毁于文革时期。
此外,明代大学者赵谦将大舜考古处称为“考古山”、大禹治水时禹藏秘图处称为“秘图山”。
百里姚墟,舜迹遍地,余姚世代相传的“舜生诸冯,耕于历山,避难虞山,禹藏秘图”,多方印证了孟子“舜生于诸冯”的结果。以帝命名的余姚、上虞县名在全国也很罕见,出典也在于舜。
版本二:虞舜出生在上虞不错,上虞有握登山,是舜母出生地,有历山,全国21个历山都同一个“舜耕历山,象耕鸟耘”的故事,舜母姓姚,因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交替之中,虞舜又姓姚;舜、禹在上虞经常召集百官参政议政的地方,后人称该地为“百官”;因禹是舜的女婿,又是舜的接班人,会稽绍兴吼山有大禹陵。余姚、上虞自古同属会稽郡,地缘文化相同,有不少舜的影子。
版本三:舜出生在山东诸城这种说法的根据是山东菏泽南50里的诸城有诸冯,也有历山,因为诸城的诸冯是舜曾经迁居之地,也有好多舜的传说。
版本四:舜出生在河南濮阳这种说法的根据是清代刘藻在《曹州府志》中说:“姚圩在濮州东南九十里。”古籍《援神契》曰:“舜生姚圩”,东汉学者应劭说:“姚圩与雷泽相近,后世称为姚城”,春秋时期属卫地。
版本五:舜出生在山西
山西人说山西有3处诸冯,一为运城;二是山西垣曲县,该县同善镇有诸冯山,孟子提到过舜“迁于负夏”,这里也有大舜的遗迹;三是山西洪洞县的诸冯。这3处都为舜迁徙之地,也都有舜的有关传说。
版本六:舜出生在湖南永州
湖南永州同样也有姚墟,有舜的足迹。孟子曰舜“卒于鸣条”,应当是指鸣条九嶷山,九嶷山是舜帝陵无可非议,可把九嶷山当历山就有些牵强附会了。
解密舜帝故里的钥匙据近代著名史学家黄宗羲在论《孟子师说·舜生于诸冯章》中说:“今余姚、上虞两县,皆以舜得名。其水之经过余姚者曰姚江。亦曰舜江。其水之经上虞者曰百官江。余姚有历山。上虞有握登山。舜母之名也。有虹漾,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有象田,其土中耕者往得古陶器。舜之古迹在此两县为最多。古曰‘东夷之人’。”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东夷人是用大弓射飞鸟的人。从汉字字形的解释来看,是有渊源的。东夷族和西羌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是凤和龙文化的两个源头,是舜崇拜的图腾,河姆渡是“双鸟舁日”的地方,亦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 目前,只有余姚冯村这座本名“诸冯姚墟”的山村,与古文献记载中的东夷位置,以及诸冯、姚墟、历山、握登等古今地名全部吻合,而山西、山东、河南、湖南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舜帝故里在余姚”,是目前关于舜帝故里最靠谱的说法。
至于版本二“虞舜出生在上虞”之说,是因为余姚的舜出生地离上虞封惠舜母的出生地仅30里,余姚与上虞在古代同属会稽郡,地方文化融为一体,上虞为舜母的出生地,也可谓舜的第二故乡。
文献名邦幸福余姚果然人杰地灵,为家乡竖起大姆指!
生活在姚北,爱上姚北网!
白癜风检查有哪些治疗白癜风费用高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