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书摘荀子摘录12

发布时间:2020/7/28 13:55:04   点击数:
中科刘云涛影响力 http://www.jydxy.com/
书摘之二荀子摘录(12)原文: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不苟)白话:君子养心最高尚的境界是诚,达到诚,就可以说修养之功事毕。若要达到诚,惟有坚守仁德、行于义礼。真诚之心守护仁的本性,就会表现在行为上;其行为就会超出人情、显得神明;显得神明就能起到感化作用。真心诚意奉行礼义就能使自己理智且有条理;理智且有条理就能明辨是非;明辨是非就能够起到改变的作用。感化与改变以致于诚,这就与天德相应。杂言:人性中善恶参半,虚妄不实之心之行多如牛毛,也正因为如此,益发显得诚信的重要。诚是信的意思,诚实无欺、诚实守信。诚信是天道,而人则应该致力于达到完美的诚信。所以《中庸》上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各个行业都应该致力于诚信,若不然则很难长久,同时虚假与欺骗进而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到社会信用,动摇长治久安、和谐安宁的根基。遵守仁的品性,践行礼义规则是顺应天德、“至诚”的最好途径。仁的品性有点抽象,但可以通过神采、神情表现出来,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之意。遵守礼义规矩则具体得多,通过对行为的规范和坚守,能够使人理智而明辨是非,能够修正不善心行,使之诚信进而“至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126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