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语录
天论▲荀子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慕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下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也。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以之为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能加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又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精彩
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说。。。。。。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坚白同异之分隔也,是聪耳之所不能听也,明目之所不能见也,辩士之所不能言也,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指也。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工匠不知,无害为巧;君子不知,无害为治。王公好之则乱法,百姓好之则乱事。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静;端而言,蠕而动,以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節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劝学》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已矣。行之,明也。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儒效》
经典语录摘抄
人生有欲,无分必争。
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为之动,谓之伪。
心也者,道之工灾也。
心者,形之君也,而申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
小编语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