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书摘荀子摘录24

发布时间:2020/11/8 22:30:07   点击数:
书摘之二荀子摘录(24)原文: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廖;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儒效)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效)白话:只听到它而从未见到它,即使博学却有很多谬误,见到它而不知道它,即使有知识,必然狂妄。知道它却不实行,即使敦厚,必然困惑。不去听不如去听,去听不如去看,去看不如去了解,去了解不如去实践。学习到了实践就终止了,实践是明智的事情。杂言:广学博览,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是大儒先贤提倡的,也是佛法一大藏教指引和诠释的方向。经典中不论是高深的还是质朴的理论都是在为实证佛法服务。如修习禅观过程中会有很多身心变化与反应,实际上都是多生来习气使然,若不能准确对治,就会为障碍,重者会成病根,更有甚者会走火入魔、神经错乱。如何对治?这就是百经千论,佛祖万语千言、苦口婆心的目的所在。如“六念”法门。在深入专修时若出现自己不能平常对待的镜像,可以通过念佛、法、僧、戒、施、天的功德。如念佛,不仅仅是口念,而是用心观念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庄严,从顶上螺髻到足底轮相,若能深观,必然不被各种影像所扰。再如念法,或密诵经文,或深观教理,或缘于四谛、十二因缘等某一个佛法概念,用心细致地观析,都是阻塞心魔的最好屏障。在这里,可以看出理解和深入学习佛法的重要性了。平沉染在慵懒之中,并不觉得这些教理有多重要,只有发心走在修习的道路上才知道其重要性,原来不仅仅是研究和练嘴的。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由是亦可知,“信、解、行、证”次第是多么的关键。所以广学精研,进而运用到实际行动之中,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230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