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新闻 >> 为什么许多人不相信心理治疗师子宜春来
自古以来,人们就因为内外原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这个历史非常漫长。但是心理治疗师的出现,却是近现代的事,历史非常短暂。
现代人产生了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虽然也试图去找心理咨询师来治疗自己的心理疾病,但许多的人其实内心并不真正信任心理咨询师。
第一个原因,因为任何一位心理治疗师,都不可能包治百病。
如果这位患者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治疗师很难全部解决,患者就有可能认为治疗师是类似于骗子,就像是江湖郎中一样,是骗人钱财的。但实际上,就算是华佗在世,也不可能包治百病。
我们这个世界是这么复杂,每个人得的心理疾病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呢,轻重程度也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家庭环境、自我认知都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治疗师假如没有在你预想的时间内,治疗好你的心理疾病,那么该患者就一口咬定,治疗师是骗子,并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
这种认知是非常不正确的。就比如我们现在科学界、医疗界有很多大咖,但是这些大咖包括霍金在内,他也不可能解释、解决自然界、社会、大宇宙中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问题的。所以要理性看待,治疗师不能像你所想那样很快治疗好你的心理疾病这样的一件事情。
第二个原因,无论治疗师多么高级,像神医那样妙手回春,但都需要有心理疾病的个体来配合。
中国有句俗话:牛不吃草强压头,结果是牛仍然吃不进草去。如果一个人对治疗是没有信心,他首先抱着怀疑的态度在心理上抵触,那对他治疗心理疾病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再者,这个心理有疾病的人,由于懒惰或者懈怠等原因,不愿意按照心理治疗师所发出的指令那样去纠正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那结果也会是不如人意。
世界上最难的就是行动二字。但是很多人。就恰恰行动力特别差。如果让他们讲道理,可能比任何一人都深刻,但是一提到行动,就变成了弱智。谚语所说的“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是指这样的人。
治疗师给他设定计划,让他去按照计划去开始行动配合治疗,改善自己的症状。但是这些人呢,懒惰、消极,或者因积习难改,很难迈出最初的第一步,他们在困难面前往往像乌龟一样快速地缩回了脑袋,钻在厚厚的壳里再也不出来,最终计划就夭折于摇篮之内。
第三个原因,许多人急于求成,根本没有耐心等待、不断坚持。
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植物从发芽成长到开花结果,大都要经历三个季节,耗尽植物的一生。但是许多人,只是刚迈出第一步,他就幻想第二天清晨一睁眼,植物已经成熟,人生的难题已经解决。
我们战国时候的荀子曾经说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都是急性子,都希望做事能一蹴而就,所以预想和实际就会有很大的矛盾。这也是我们许多人的认知偏差的表现之一。
日本有位作家写过一本书,叫《半年前的食物塑造了今天的你》。这个书非常好,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作者说,人到中年本来是应该事业和身体最好的时候,但是由于她的长久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多种慢性病缠身。后来他认识到再这样下去的话,自己的事业也会抛弃自己。所以他开始锻炼自己、注意饮食,坚持一段时间后,她又回到了健康充满活力的状态。在这本书中,他就提到,我们想要见成效至少得半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身体状况,是你半年前所进食物及所持有的生活态度的反映。你的锻炼和治疗也是就是这样一个综合的结果,而不是说我昨天锻炼了、低盐饮食了,今天就马上就一切OK了。
还有《奥森日记》的作者,他也是这样。原来体重严重超标,有严重的糖尿病症状。平时工作生活。经常会非常头晕,感到非常痛苦。后来他认识到必须改变这一切,所以开始慢跑。这样一跑坚持了很多年,他现在还在坚持跑步,一边跑步,一边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奥森日记》。这本书倍受读者喜爱,大家也不妨看一下。
那么自己有各种心理疾病,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而造成的。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你想要改变自己的现有的状况,那就必须去信任你的治疗师,然后呢,坚持按照治疗师所说的去做。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可能就会看到曙光。
第四个原因,现在的治疗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
世界心理学研究也只有短短几百年的历史,中国的心理学研究更短,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这门学科,仿佛是一个幼儿在蹒跚学步。
再者现在持证上岗的人,也是稂莠不齐。因为心理治疗师的缺口非常大,许多人只是考了一个证,实习了一段时间,就自己开门接待患者了。
心理治疗师是研究诊治人们心灵的专家,比其他门类的专家更需要专业知识与经验的累积。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实践,难免会纸上谈兵,误人身心。
而且,从国际上来看,心理学仍然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学派林立,各有专长,又各有短板。
虽然心理治治疗行业,还存在诸多不如意之处,但如果有心理疾病,还是应该积极寻求帮助,以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