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0:59:07 点击数: 次
荀子(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曾经做过齐国“稷下学宫”的领袖,时人尊称“荀卿”,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是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一代宗师。《荀子》三十二篇,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荀子思想影响后人几千年。但史书记载荀子的文字并不多,为全面介绍荀子学说,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新邯山文化研究中心邀请专家,就史书记载的荀子故事编辑整理成《荀子史话》系列故事,推介给大家,供大家学习参考。《荀子重振学宫》荀子一生,主持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成为天下追慕的学术领袖。荀子首次成为祭酒,是在齐闵王前期的鼎盛时代。而荀子第二次成为祭酒,正是齐襄王的复国时代。荀子亲身经历了齐国由鼎盛到亡国、再由亡国到复国的历史变化。齐闵王前期,任命荀子为祭酒,娶宿瘤女为王后,可谓朝堂有圣人,宫廷有贤后,齐国声威,蒸蒸日上。可惜,王后去世,齐闵王性情大变,一心致力于恢复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宏图霸业。荀子向齐闵王进献“礼义”与“王道”。而齐闵王仿佛更加迷恋“武力”与“权谋”。齐闵王重用孟尝君为相国,权谋日行,穷兵黩武,将齐国推向了亡国的边缘。而在荀子的眼中,孟尝君是篡位之臣。荀子再一次大胆预言:孟尝君久必篡位!王安石读《孟尝君传》指出:“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以荀子为首的稷下学者,多是诸子百家的有识之士、振兴国家的栋梁之才;而以孟尝君为首的齐国门客,多是鸡鸣狗盗之辈、游手好闲之徒。齐闵王重用孟尝君,一时鸡犬升天,令真正的人才感到羞耻。荀子预言,应验如神。不久,齐国就爆发了震惊天下的“田甲劫王”事件,刺客田甲劫持齐闵王,最终失败。齐闵王大为震怒,下令严查田甲行刺的幕后主谋。与此同时,齐相孟尝君连夜奔走,逃亡薛城。原来,刺客田甲,正是孟尝君的门客!齐闵王猛然想起荀子的预言,立即废除孟尝君的齐国相国,而亲自执政。然而,齐闵王仿佛并没有接受“用人不当”的教训,走上了一条穷兵黩武的不归之路。国虽大,好战必亡。齐国灭亡之前,呈现出一派回光返照式的辉煌盛况。齐闵王一举灭亡了号称“千乘之国”的宋国,向南侵入楚国,雄霸淮北之地;向西攻打赵、魏、韩国,逐鹿中原大地;泗水一带的诸侯:邹国与鲁国的国君,纷纷俯首称臣。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齐闵王,居功自傲,忘乎所以,居然想吞并周王室,自立为天子。稷下学宫,有识之士纷纷劝谏,然而得到的结果是:大臣狐咺(xuǎn)义正辞严地劝谏齐王,被斩首于檀台大路上。大臣陈举直言不讳地劝止齐王,被杀死在临淄东门。国好战,王好杀,齐国已经走向了灭亡的边缘。荀子真的能够力挽狂澜吗?荀子身为学宫祭酒、诸子领袖,直面齐王的屠刀、毅然踏着贤士的血迹,为齐国苍生,登高一呼!(《荀子王霸》)齐闵王傲慢:“寡人刚刚吞并宋国,用齐国代替周王朝,自立为天子如何?”荀子回答:“提倡礼义,就可以称王;树立信誉,就可以称霸;玩弄权术,则必然灭亡。”齐闵王不以为然:“寡人喜欢权谋。”荀子回答:“君王提倡权谋,追求功利,讲究欺诈;而不发扬礼义,不维护信誉。对内不惜欺诈百姓,而获得蝇头小利;对外不惜欺诈盟友,而贪图大利。正如当今的齐国,敌国轻视,盟国怀疑,权谋日益盛行,国家江河日下,直至灭亡。”齐闵王面带怒容:“君王主持国家,有何不可?”荀子劝谏:“国家,集中了天下的利益和权势。有道行的人主持,可以得到大的安乐,大的荣耀,成为幸福的源泉。无道行的人主持,却带来大的危险,大的拖累,拥有君王的地位还不如没有。等到形势极度恶化,大王即使想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做不到了。而大王您现在的情况,便是如此!”齐闵王暴怒,拍案而起:“寡人不能遵从荀先生的治国之道。您还是离开齐国吧!”以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竭忠尽智,做出了最后的努力!可惜,齐闵王“矜功不休”,毫不听从,最终导致稷下学宫的诸子百家纷纷离去,其中,荀子离开齐国,前往楚国。荀子预言,再度应验!燕昭王任用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燕、赵、韩、魏、秦五国联军共同攻打齐国。仅用六个月的时间,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乐毅破齐,东方大国的威势不复存在;稷下学宫,也遭遇到了全面的衰落。齐闵王没有听从以荀子良言,最后竟然落下个“倒悬祖庙,抽筋而死”的悲惨结局。七年之后,田单又利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很快收复了齐国的七十余座城池。齐襄王回到临淄,深知:欲兴齐国,先兴稷下学宫。环视当下,唯有荀子的年龄、学养、人品、威望是最令人信服的。于是,齐襄王真诚邀请荀子返回齐国,主持复兴学术的文化大业。荀子毅然由楚国回到齐国,亲自参加稷下学宫的恢复重建工作。齐襄王谦恭礼拜荀子:“请问荀先生,齐国衰落的教训!”荀子回答:“齐闵王治理强大的齐国,不提倡礼义,不修明政治,没有统一天下的思想理论。将精力浪费在结党营私与外交权谋上。齐王身死国亡,蒙受天下的奇耻大辱,后世提起暴君,就必定以齐国为借鉴。这不是别的原因,就是因为齐闵王不崇尚礼义而沉溺权术。”齐襄王恭敬施礼:“寡人愿拜荀先生为祭酒,复兴稷下,振兴齐国。”荀子在稷下学宫中“最为老师”,居“列大夫”之首,二度成为祭酒!从此以后的十余年间,荀子成为稷下学宫的学术领袖,同时也是整个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领导者。荀子在稷下学宫“聚人徒,立师学,成文典。”以韩非、李斯为代表的荀子弟子们,也是在这一时期从天下四方追慕而来。(供稿:邯山融媒)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aoqicar.com/xzxw/1696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