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新邯山文化研究中心荀子史话之二邯郸

发布时间:2020/8/22 17:32:12   点击数: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https://m.39.net/cancer/mip_5131651.html

荀子(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曾经做过齐国“稷下学宫”的领袖,时人尊称“荀卿”,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是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一代宗师。《荀子》三十二篇,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荀子思想影响后人几千年。但史书记载荀子的文字并不多,为全面介绍荀子学说,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新邯山文化研究中心邀请专家,就史书记载的荀子故事编辑整理成《荀子史话》系列故事,推介给大家,供大家学习参考。

《邯郸秀才——荀子》

荀子说:“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学习荀子,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走近荀子。荀子的历史形象,史书又是如何记载的呢?

其一:邯郸秀才美名扬!

东汉应劭(shào)《风俗通义·穷通》记载:“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这里的孙卿,正是荀子。荀子的“年十五始来游学”与孔子的“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与荀子都是少年好学的榜样。钱穆称:“曰有秀才,此年少英俊之称!”《史记》也曾称赞荀子的后学贾谊:“贾生名谊,年十八,闻其秀才。”

十五,为年少;秀才,为好学。钱穆为什么又称荀子还很英俊?原来,《三国志》记载了荀子的十三世孙——荀彧的相貌:“荀彧为人,伟美有仪容!”我们可以从荀子后代的英俊仪表,追慕荀子的宗师风范。

其二:赵国荀氏好家风!

荀子后代荀悦《申鉴?政体》曾说:“天下之本在家!”要想走近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近他的家庭。根据安徽琅山发现的晋代荀瑕编修的《荀氏家谱》记载,荀子的高祖荀欣为荀氏第二十六世,荀况为三十世,是荀欣之曾孙。原来,赵烈侯的大臣荀欣,正是荀子的先祖。

赵烈侯是赵国历史上最为精通音乐的君主,他爱惜音乐人才,甚至不惜将国家的万亩土地,赏赐给乐人。赵国朝堂,乐舞升平,君臣上下,安于享乐。为此忧虑不已的,正是赵国丞相公仲连。

这一日,赵烈侯饮酒赏舞,满面春风,赞美郑国歌手的歌喉。

丞相公仲连,面沉似水。

赵烈侯:“寡人喜爱郑国歌手,可以让她们成为权贵吗?”

公仲连:“让她们富有,可以;让她们成为权贵,不可以!”

赵烈侯:“寡人赐给郑国歌手,每人万亩良田!”

公仲连:“微臣推荐赵国人荀欣,请大王召见。”

荀欣上殿,赵烈侯上下打量了一番。

赵烈侯:“荀欣先生,可会唱郑国的歌曲?”

荀欣:“郑国的音乐,使人心意淫荡!(《荀子?乐论》姚冶之容,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乃乱世之音!(《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

赵烈侯拍案而起:“先生知晓乱世之音,自然也明白治国之道喽?”

荀欣:“治国之道,在于四个字——选贤任能!(《史记?赵世家》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赵烈侯猛然醒悟,赶忙上前施礼道歉,并对丞相公仲连说:“寡人任命荀欣为赵国中尉。赏赐郑国歌手的事情,到此为止!”

荀欣成为赵国中尉,竭忠尽智辅佐赵烈侯,推行了战国初年著名的赵烈侯改革,赵国威望,四海仰慕。

荀子的先祖荀欣,是赵烈侯改革的核心人物。荀欣提出“选练举贤,任官使能”的人才战略,建议遴选历练,起用贤才;任命官吏,使用能人。这与荀子“尚贤使能”的人才观,是一脉相承的。荀子将荀欣的“选练举贤”发展为“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荀子?君子》)这样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战略高度;又将荀欣的“任官使能”发展为“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君道》)这样一套“论德量能”的人才选拔标准。可以说,荀欣亲身参与赵烈侯改革,对赵国的崛起是卓有成效的。家族先贤的改革思想,对荀子的

启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三:人如宝马万里驰!

中国历史上,经常将杰出的人才比喻为马。

有一日,墨子要去太行山,弟子们送行。

墨子问弟子:“我要去太行山,用一匹马驾车,还是用一头羊驾车?”

弟子回答:“当然,用马驾车!”

墨子问:“用鞭子,鞭策马,还是鞭策羊呢?”

弟子回答:“当然,鞭策马!”

墨子总结:“你正是弟子中,值得鞭策的马!”

《墨子?耕柱》记载的这一则成语,正是“快马加鞭”。马,用来比喻可堪造就的人才!那么,如果将荀子比作一匹马,将是什么样的马呢?

宋代诗人郑獬(xiè)《勉学者》有一句名诗:“荀卿犹作帝王师,好跨大宛万里驰。”诗中的荀卿,正是荀子。在宋代诗人的笔下,荀子乃是帝王之师。荀子高徒韩非、李斯,曾是秦始皇倾心求教的老师。可以说,荀子是秦始皇老师的老师,千古一帝的“帝师之祖”!因此,唐代学者杨倞为《荀子》作注的时候,深情写序:“荀子,真名世之士、王者之师!”

诗中的大宛,正是汉武帝最喜爱的西域大宛国的千里马——汗血宝马!不久前,考古学家在汉武帝茂陵的两个陪葬坑中,发掘出了80具成年马骨,专家推测,这极有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宛国“汗血宝马”。

一日,汉武帝随手翻阅《周易》一书,见其中有“神马当自西北来”一句,真是心驰神往。恰巧,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称:西域大宛国有汗血宝马,可日行千里,甚至能在沙漠中寻找绿洲,乃是天马下凡!汉武帝立即下令,用黄金铸造一匹金马,不远千里求取大宛宝马!后来,甚至不惜大汉王朝举国之力,征伐大宛国求取宝马!汉武帝册封大宛马为“天马”,并亲自作诗《天马歌》:“太一贡兮天马下,骋容与兮跇(yì)万里。”宋代诗人将荀子比喻为汉武帝的“天马”,绝非世间的千里马可比!

荀子,深受赵文化厚土之滋养,荀门好家风之熏陶,十五韶华,好学不倦,英姿勃发,青出于蓝,被誉为邯郸秀才!正如一匹矫健雄骏的天马一般,诞生在百家争鸣的诸子之林,横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天马行空,气象万千,成为继圣人孔子、亚圣孟子之后,儒家的第三位圣人——后圣。这正是邯郸历史名人荀子的历史形象:邯郸秀才美名扬,荀门家风济世长。欲将何物比后圣,天马行空任飞翔!

(作者:范文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学院新媒体创作中心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6144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