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北京一家7口感染,隐瞒行程,密接人

发布时间:2021/2/10 11:40:40   点击数:
白癜风那家医院治疗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621/4194847.html
长久深缄默,终将震人间深度阅读听书平台

才华水木君·主播

佳萌

来源

水木君说(ID:shuimujunshuo)

w继续相伴一句心碎说说感谢各位朋友的   父亲刚变傻的那段日子里,我并没有多少悲伤,反倒觉得一身轻松,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我想,终于没有人再打我骂我管着我了。父亲对我管教很严,他这人从来都不苟言笑,每天板着脸,放学一回家,他就逼我做作业,练习题,房间的书都快堆成了山,全是隔壁胡晓南家里借的。他也从来不和我聊生活,只会跟我谈学习,讲以前是如何如何的艰苦以及无穷尽的大道理,我和他的交流,除了这些就没别的了,所以高中的时候我就很害怕回家,害怕给家里打电话,我可不想永远束缚在他的那套古董思想里,因此很多事情我都与父亲合不来,顶嘴、辩解、争吵……什么事情都想和父亲争出个理所当然来,可惜每一次都以失败结束,心中的怨气不断增长,总想逃离这个家,渐渐地,我和父亲有了隔阂,交流也越来越少,直到后来,我在家里扮演的角色就像一位客人,拘谨、沉默、小心

最近,一个英国BBC记者走上北京街头,随机采访北京市民,抛出的问题是,“疫情后中国恢复得如何?”

老北京人底气十足地回应,“那肯定比你们国家强。”

他一定没有想到,说完话没多久,就被自己的同胞狠狠打脸。

北京顺义一家7口感染,造成了高达人的密切接触。怎么做到的?

因为这一家人,不讲一点武德。

1

第一个确诊的人,在12月底就出现了头疼症状,但是不治。

后续开始发热了决定看医生,身在顺义区,却跑到昌平区看病,医院扣下,告知了顺义区。

直到1月9日核酸报告阳性,这中间已经过去了10天。

拖延不治的直接结果是,全家7口人,上至62岁的老人,下至两个1岁和3岁的孩子,全部被感染。

这还不足以让人气愤,医院强制隔离治疗,有人是不服气的。

其中一位家庭成员,隐瞒行程,拒不配合流调,把已经核实的轨迹信息,否认得干干净净。

好家伙,为了印证孰真孰假,防疫人员无端增加了大量的工作,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着她的行程单,彻夜难眠。

然而无论是跨区治病,还是瞒报谎报,这都不是他们武德的巅峰,一家人的工作曝光的时候,无数人倒吸一口冷气。

一家人接触的人群,多,广,杂。

儿子是开网约车的,父母是做小饭桌生意的,也就是俗称的托管班,学校的小孩子中午来这里吃饭休息,下午再回去上课。

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不治不检,想要瞒天过海,的艰难谁都理解,确诊就意味着生意要停摆。

但是小孩子是什么抵抗力,有多少能和成年人一样时刻自觉戴口罩?你不配合防疫看病,孩子们感染了怎么办?

最新消息,北京一个5岁的孩子确诊了,正是这一家人的密切接触者,父母心里该有多疼,多恨啊。

因为信任把自己的掌心宝交托过来,有人眼里看到的却是一把又一把的钱。

2

看到这样的新闻,愤怒过后,总是忍不住难过。

人类的悲欢果然从不相通。

这是在石家庄。

不戴口罩,强闯小区,对着防疫人员辱骂,“你算是个什么东西”。

这是在沈阳。

插队做核酸遭拒绝,殴打防疫人员。

你去难为防疫人员的时候,不曾想过他们同样是别人的子女爱人,你狠心拿孩子的健康换钱的时候,也不曾想过他们是别人宝贝的不得了的心头肉。

直到自己的子女,爱人,亲人一一感染,终于不觉得这是吵闹。

上个周的北京迎来了80年以来最冷的清晨,无数医护人员站在零下20度的寒冬里,忍着泪劝你:

“我们不欠任何人,也请不要消耗我们的生命。”

没有谁能打败我们,除了我们自己。

3

去年4月份的时候,一封特殊的求救信曾经惊动了中国外交部,他们是一群小留学生的父母。

在英国有多达名小留学生,年龄11岁到15岁不等,因为学校停课,无法住宿,可能面临露宿街头的窘迫。

于是个家庭联名上书,希望国家能出面,包机将这些孩子接回国。

当时国内疫情汹涌,国外刚刚大肆蔓延,各国都在忙着禁飞中国的航线,机票暴涨到四五万一张,依然一票难求。

就是这样千难万难,中国驻英大使馆也放下狠话,“尽一切力量保护好孩子”。

不惜四处奔波求情,成功安排了包机,国内顶着输入性病例的风险,让孩子们平安回到爸妈的身边。

国家付出了多少,不言而喻。

然而最近有消息称,家长们的求助信又隔空投来了,原来,这批孩子在回国后不到半年时间,又陆续飞回英国上学。

现在英国疫情失控,变异病毒肆虐,中国停飞了一切英国航线后,家长们只能求助国家,再包机把孩子接回来。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把孩子又送出去,一位网友的解释听起来最合乎情理。

英国有这样的移民政策,在当地居住满10年,就可以申请永久居留权,但条件也极为苛刻,10年内不能离开累计超过天,单次离开不能超过天。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海外疫情日渐汹涌,家长们在半年内也必须把孩子送回去的原因,否则多年的投入,前功尽弃。

4

不知道家长们是不是做着这样的打算,灼见君看到,真的觉得心寒。

送孩子去接受更好的教育,没错;

选择去国外定居发展,也没错;

但是做人要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不能求资源的时候去西方,要安全感的时候回东方,脚踏两条船,什么福利都坐享。

最后西方解决不了,你就塞给国家兜底,国家真的太难太难了。

家大业大,14亿人,每人提个要求,就是14亿个,在海外的小留学生是孩子,在顺义有感染风险的也是孩子啊,手心手背都要顾。

14亿人,你这里不配合,他那里撒个谎,每人有一点疏漏,就是千疮百孔。

疫情反扑了怎么办,还是国家兜,给你治疗,全程免费。

90岁的大爷,前后花多万医药费硬是从鬼门关抢了回来,哪怕是人人喊打的“毒王”,也治好了再追责,每个人都不被放弃。

报销上千亿的医疗费,买单几千亿的全民疫苗,这样的国家真的不欠任何人。

说完这么多,才能体会有多心寒,国家拼尽全力,换不回感恩的你。

我们要做的很少,不过就是一点配合,理解和支持,对有些人怎么就这么难?

5

去年12月9日的时候,一向以“铁娘子”示人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对着全德国人演讲,情绪几乎失控。

彼时的德国在疫情爆发的边缘,每天人死亡,又时逢最重要的圣诞节,她含泪恳求大家不要聚会了,遵守隔离规定:

“不要让这个圣诞节,成为最后一个和祖父母们在一起的节日。”

这个嘱托灼见君也想说给每个人听。

我们比德国比欧美比绝大部分国家疫情轻,不是因为幸运,而是我们有其他人做不到的克制,隐忍和自律。

这是我们最了不起的地方。

这个冬天格外寒冷而漫长,疫情如冬,冬去春来,需要每个人的坚持。

不让这个春节成为和老人们的最后一个新年,不让疫情成为任何一个孩子的梦魇,更不把风险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最难的过去了,我们要好好走,不重来。

点亮“赞”和“在看”,疫情这场仗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灼见君推荐好文:

数万人集中隔离,医疗队紧急驰援石家庄:这11张抗疫偷拍照,太好哭了!

看更多走心美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6274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