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面对这3次重大危机,儒家如何应对,并重新

发布时间:2023/1/1 3:49:48   点击数:
北京专治青春痘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2/8582703.html

“儒”字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指:“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在中国古代,有专职从事办理丧葬事务的人员,这些人就称为儒,也被叫做巫师、术士。“儒家”是一个学术门派,由先秦时期的孔子所创立,后经战国时孟子发展,战国末期荀子集其大成,到汉代董仲舒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极盛发展,至今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儒家作为远古的学术门派并发展至今,其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其中经历了3次大的重创,使得儒家发展受到严重挑战。不过,儒家面对3次重创都能劫后余生,并不断焕发新的活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秦始皇焚书坑儒

先秦时期,思想空前活跃,产生了各种学术门派,诸子百家百花齐放。公元前年,秦国相继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长年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中央集权政权。为了巩固权力,建立统一的政治体系,秦始皇开始统一思想。《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秦始皇下令焚毁了大量儒家经典著作,同时坑杀了大批儒生,即为历史上骇人的“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导致儒家大量经典书籍被焚毁,儒家思想传播范围被限制,儒家发展进入了低谷。直到汉朝时期,汉武帝采取董仲舒“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坚信“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理论,才使得儒家重新焕发生机。

佛教文化的传入

公元前后,佛教由印度正式传入中国。传入中国的佛教不断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代打到鼎盛。佛教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批信徒,在思想上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文化作为外来者,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有冲突矛盾之处,比如儒家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而佛教却主张出家剃去头发。这导致佛教文化对儒家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让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打击。

太平天国的冲击

清朝末年,广东人洪秀全创建了拜上帝教,拜上帝教是汲取基督教的教义并改装而成,主张“上帝是唯一神,人人应拜上帝;反对一切偶像,不拜邪神;除了阎罗妖,天下一家,尽是兄弟姐妹”等教义。拜上帝教的教义搞乱了纲常伦理,与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相悖。同时洪秀全领导并成立的太平天国文化极其专制,太平军所到之处,用极其简单粗暴的手段焚灭儒家经典、杀害知识分子、破坏孔庙祠堂,这都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权威。太平天国运动历史14年,对儒家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儒家虽然经历了这3次大的冲击,但儒家仍得到了持续的发展,目前在儒家文化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在今天,某种意义上来说,儒家可以说是国学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就在于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并且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在新时代,儒家文化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五大洲。目前,全球范围内陆续建立了孔子学院,这正是儒家的“君子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等思想的现实实践。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g/1677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