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价格 >> 每一个恐惧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你要成为的人
心理学上讲:“每一个恐惧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你要成为的人。”
中学时代,因搞不懂语文老师总结的结构、线索和表达方式等文学术语,使我如鲠在喉,陷入停滞,继而化作恐惧,导致高中选择理科,毕业后教了多年的数学。但是,卡在嗓子里的刺从未停止过痛,于是几年前,借校报记者的身份向语言工作靠拢,期待破解迷雾。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年5月师从江武墨老师学习个人品牌,经过四个阶段1.5年的学习,我渐渐拥有了自律、客观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我仅集中70天小时搭建专业知识体系,就结束了30年的恐惧停滞和自我设限,在52岁时开启写作人生,过上喜欢的学习生活。
借用《安娜卡列娜》中的那句经典的话:“所有的成长原理基本相同,而所有的停滞理由却各有不同”。现在,我总结出突破停滞的目标、起点和过程三步经验,希望能带来大家一些启发。
/01/
目标:唯有拆解才能具体可感,动力十足
江武墨在《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是如何做到自律的?》中说:“目标设定、拆解到位,才能动力十足。”
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从知道到做到。30年来,我从没忘记要破解阅读写作的难关,参加静心写作、文笔写作和逻辑写作等,可望着贴在墙上的目标和计划,却像刻舟求剑上的印记。具有死磕称号的我陷入努力、失望;再努力、再失望的迷茫。
知道许多道理,可为什么过不好此生?《公文写作》作者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那是因为你带着看热闹的心理做事”。
一次机缘,让我看到自己假努力的幻象。跟随墨墨学习个人品牌,我发现第四阶段的目标正是我多年渴望的,通往写作梦想的桥梁。尽管我采用录音、复盘和视觉化将目标输入大脑,通过记忆融入生命。但接下来的天里,我发现自己忙于旅行、探亲、训练营和各种总结,尽管从不曾忘记目标,但成功忙碌到没空完成任务。
有了对行动力的客观认知,我才认识到导师墨墨每月点评中具体方案的重要性,即如何拆解目标、操作方法和截止时间等信息,这让目标像空中的风筝,有了线就有了抓手。
听话照做,奇迹出现。我一鼓作气,70天累计小时的专注,借助4.6万字关于校园新闻写作入门课程的初稿,终结了困扰30年的阅读和写作难关,成为一个能写作的人。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人生目标。唯有拆解,才能具体可感;唯有去做,才能动力十足;唯有做到,才能直面恐惧,终止迷茫。
/02/
起点:借一场无处可逃的场景,直面恐惧
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便是恐惧,恐惧之下的人本能就是逃避。冯仑在《扛住就是本事》中说:“扛事是心态,更是技能”。
可现实生活,扛不住事是常态。例如想写有关原生家庭和亲子沟通方面的书,可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除了沮丧忧郁的逃避,就是望洋兴叹的无奈。更可怕的是,温水煮青蛙,竟习惯了煎熬状态。
在不断学习静心、文笔写作,又不断放弃的轨迹中,我意外发现一处扛得住的场景,一个可用来磨砺意志,迎难而上的场景,即工作中的新闻写作。因此,我调整计划将目标落实在提升业务能力上,即提升新闻报道撰稿能力。
70天的努力成果,竟然超越了12年在这个岗位上的默默耕耘,校园通讯稿的撰稿时间从6小时提升到2小时,稿件点击量由上升,偶尔会过千。提升的效率,让我明白扛住就是本事。
而能扛住的关键因素,除了内驱动力,就是良好的反馈环境。做得好,有优秀工作者等荣誉激励;质量下降,有同事竞争压力,点击量的差评,更重要的是扛不住时会有导师陪伴,助我直面恐惧、攻下难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第四阶段共计9个月的成长过程中,选择写作场景花了7个月,而找准场景只用了70天,拔出鱼刺,突破停滞。因此,扛住的本事是选好契合实际的场景。
/03/
过程:用输出倒逼输入,每轮成长一点点
所谓的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在多个小时路途中,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拔出学生时代卡在喉咙的那些刺的经历。比如,结构特点、主题思想和语言风格等术语化为新闻报道中的报道立意、文本结构和叙事笔法。
针对这些基本问题,我先后三轮探索,共查阅了50余本相关书籍,学习了5门多节课程,才逐渐校正了这些术语的定义,价值及运用方法。同时也由“不知道好作品好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作品哪里不好”傻傻状态,到对文字和文章的优劣有了基本的感知力。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些专注投入和豁然开朗的过程,让我明白:成长是一点点的,一次破解一小部分,一次深入一个层次。同时,也化解了我对一蹴而就的痴迷,击破了困守难关30年的幻想。
简而言之,持续70天小时的专注,通过目标、起点和过程三步走拔出喉中刺,不仅结束了30年恐惧停滞,开启写作人生,更重要的让我收获提升自我价值的三个技能,即思考、面对和耐心。
在思考中,我明白了目标,唯有拆解才能具体可感,动力十足,发挥它独特魅力。
在面对中,我懂得了路在脚下,直面恐惧,提升业务能力,开启探索之旅。
在耐心中,我清楚了每轮进步最佳境界是一点点,摆脱贪婪的幻象、懒惰的束缚。
“每一个恐惧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你要成为的人”。而我深藏30年恐惧背后的,是一位会发光的写作人。
那么,踏上写作人生中的我,如何开发写作潜质,从敢写、能写,一路成长为会写变现呢?敬请期待哦~
作者/岸禾
编辑/江武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