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灾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新,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滃滃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荀子》修身篇)
译文(来自《荀子》-安小兰译注-中华书局-年12月):
见有善行,一定要恭谨自查,自己是否也有此善行;见到不善的行为,一定要惊心警惕,反省自己是否也有此不善。自己身上的善,一定要固守;身上的不善,一定要畏恶它如同灾祸。所以批评我而所言恰当的人,是我的老师;赞誉我而所言恰当的人,是我的朋友;献媚阿谀我的人,是害我的谗贼。
所以君子尊崇老师而亲近朋友,对于谗贼则深恶痛绝。爱好善而永不知足,听到规谏而能戒惕,即使想不长进也做不到啊!小人正好相反,极为悖乱而压恶别人批评自己,极为不肖却希望别人认为他贤能,心像虎狼一样,行如禽兽一般,却厌恶别人视他为谗贼。亲近阿谀奉承之辈,疏远直言相谏者,把修正规劝的行为视为讥笑,把直谏忠诚的人视为谗贼,这样的人想不灭亡也做不到啊!
《诗经》说:“同那些阿谀之徒一拍即合,对那些谏争者厌恶诋毁,这是多少可悲啊!好的意见统统不听,不好的意见却全部听从。”说的就是这种人。
每次在我想不到写什么的时候,我就翻开了《荀子》。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荀子》,因为荀子会把一些问题讲得很细,分析得很清楚,在遇到类似的事时,在阅读《荀子》的过程中,突然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在生活中,如果很少遇到批评的人,那么可能就是别人都不愿意跟你更深入地交流。爱好良善永不知足,听到规谏而能戒惕,那么工作和学习就能够得到更快的长进。
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劝诫而产生厌恶,因为那不是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从善如流!
/7/10
Gemert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在线咨询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60594.html